萧红作品入编课本却“面目全非”:教材改编的边界在哪儿?
相关推荐
-
解读技能四:文本解读要尊重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
陈先云 语文教师备课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解读文本.这涉及到如何尊重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选择.组织与重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一项基础性 ...
-
小同学,这学期你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吗?——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单元编排期末考前再细读
相约荷香芬芳,浸润美文馨香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单元编排期末考前再细读 导读: 光阴似箭,眨眼间,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又将结束了,同学们,本学期,语文学科方面,你的素养提高多少了?下面咱们再来走进课本, ...
-
审视教材改编问题要回归教材本质
许艳丽 近日,一篇题为<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文章认为,教材改动萧红原作过多.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教材改编的边界在哪"的问题. 语文教材是中 ...
-
经典名篇60年来内容价值的变异与突围
经典名篇60年来内容价值的变异与突围 唐建新 我国语文教育经过60年来的历程,经典名篇内容价值自然也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政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变异与突围,其主要原因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还远没有成熟 ...
-
萧红作品入选小学教材被大改,文学性和语言规范如何两全?
热评 | 萧红作品入选小学教材被大改,文学性和语言规范如何两全?日期:2021年04月12日 14:37:30 作者:苏展 近年来,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的编选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近日,一篇称" ...
-
经典进课本为何一定要整容?注意别把萧红的灵气删改掉了
文艺评论|经典进课本为何一定要整容?注意别把萧红的灵气删改掉了  文|张杰 1940年代,萧红在香港养病,张爱玲恰好在港大读书,因战争停课,即将回上海.不知道这两位文章高手,是否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
-
解读技能六:语文教师要善于多视角解读文本
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 ...
-
母性的放逐与重构——浅析萧红作品与生命中的母亲形象
一.前言 萧红是一位命运悲苦但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悲凉短暂.传统观念里的"母亲"一直是伟大和崇高的化身,是牺牲和奉献的代名词,而萧红划开笼罩在"母 ...
-
郭玉斌: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
萧红塑像 鲁迅是萧红的精神导师,他们师生二人的作品构成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好看的风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是,在鲁迅作品渐少的情形下,萧红的作品却渐增.小学课本节选了萧红的小说< ...
-
看央视“统编教材●国家事权”有感——本人四篇作品入编人民版《道德与法治》等政治法制教科书(附教科书封面和原文)
昨天晚八点看CCTV-4 20:00黄金档的"统编教材●国家事权",今晚又看第二集"统编教材●铸魂润心"之后,才检索到该片是系统展现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的产生过程 ...
-
鲁迅文章被移出课本,网红明星却被编入试卷教材,这就是当代教育?
来源:天意妈妈谈教育(企鹅号)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上学期间,每次语文课讲到鲁迅的文章时,老师都会介绍的一席话. 鲁迅的文章给很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
-
九篇作品入编教材教科书,几乎囊括各种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随笔、杂文、小品文、哲理故事等)(附详目)
九篇作品入编教材教科书,几乎囊括各种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随笔、杂文、小品文、哲理故事等)(附详目)
-
才女萧红的短暂一生和她的经典作品
萧红(1911年-1942年),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等.萧红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20 ...
-
影评|黄金时代,萧红人生的三段感情经历
这是一部萧红人物传记的电影,她一生渴望安稳自由,又不断奔波,离了一个牢笼,又进了另一个牢笼 私奔,只为摆脱家的牢笼 刚开始,萧红爱上了她的表哥陆哲舜,一个有夫之妇,为此她不惜悔婚,与陆哲舜私奔,可惜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