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诗词第148期||晚春(绝、律)

(0)

相关推荐

  • 闻一多国学诗词社总第九十期《词牌,现代诗篇》风釆专辑

                   鹧鸪天    贺蘭蘭老师生辰                文/王志元      (词林正韵)       喜庆蘭蘭祝寿辰,玉枝花发适逢春.       笙歌缓送金杯酒, ...

  •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最美人间四月天”同题专集】(第三十一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最美 四月天 人间 同题专集 第31期 "吹面不寒杨柳风"."千里莺啼绿映红"须臾之间,春意渐深,我们与四月不期而遇. 请以&quo ...

  • 【同题雅集】湖北秭归老年大学 || 长相思·清明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长相思 · 清明 [王永龍] 山幽幽,水幽幽.常动乡愁故里留,清明跪墓头. 院忧忧,屋忧忧.野草凄凄蛛满楼,往年繁景休. [温庠之] 情也高,意也高.几点乡思 ...

  •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25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张小鱼  执行主编:珊   瑚 格律精选 上 刊 名 单 贺琪(陕西).任满保(深圳).唐桂英(山东).项冰(安徽).张怀勤(甘肃).韩其平(山东).吴敢成(安徽 ...

  • 岁月中国第十创作室第三期诗词集锦

    ​ 岁月中国第十创作室第三期诗词集锦 一.本期主题 本期作业主题不限,诗词韵脚不限. 二. 词牌拟定为常见词牌<东风第一枝>,用钦定词谱史达祖体. 三.限五绝,标题自拟,韵脚内容皆不限,新 ...

  • 草堂詩詞雅集(第70期)

    (第70期) 山亭柳 · 苏小小 小鹿-哟哟/新加坡 仙袂飘飘.伴碧浪虹桥.轻棹远,更谁邀.剥落镜中颜色,粉妆钗影无聊.一缕相思犹在,不似前朝. 酿花天气随天意,薰风只弄细枝条.飞扬处,已魂消.亦可温 ...

  • 新上海诗词第129期||生豆子律诗选辑

    编者语: 正是有了热爱诗词的人们,他们共同努力打造了新上海诗词这个平台,编者.作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义务奉献的编审人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的投入编审工作中,在工作中学习,从未停止向前的步伐.请君赏析生 ...

  • 新上海诗词第179期||生豆子律诗选辑

    编者语: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再次推出个人专辑,编者不多说,看作品说话...... --王重庆 作者简介: 生豆子,江苏无锡人.无锡诗词协会.碧山吟社会员:上海诗社会员.执行副主编. 生豆子律诗选 ...

  • 新上海诗词第154期||体会自凉——心的奉献(绝、律)

    体会自凉 心的奉献 树荫还没有遮天,夏天热了,游山玩水是个不错的消闲去暑的好办法,其实,当你用心去看一本书,读一首诗,当你的人生经历.感悟在刹那间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思会沉浸,心会宁静,体会自凉... ...

  • 新上海诗词第146期||节物相催各自新(绝、律)

    ? 编者语:沿河走过尽是青绿,凭栏望去春意正浓,怀春少女还未醒来,伤春诗人篇篇日记.这就是日常规律.谷雨将至,十五天过去......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 新上海诗词第145期||卉木萋萋(绝、律)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编者语: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春天慢慢的来,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身边,却潜移默化快速完成,草长莺歌 ...

  • 新上海诗词第136期||女神们快乐!3.8特别刊出(绝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两首诗,一个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个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 ...

  • 新上海诗词第128期||心明岁尾天然意(绝、律)

    站在岁尾,将走的是鼠年,迎来是牛年,借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的"两头"... 编者语: 昨天成了那头,明天成了这头.曾经成为那头,将来又成为这头.忘不了那光辉岁月和喜 ...

  • 新上海诗词第124期||以诚待君之绝律篇

    新上海诗词 绝律篇 编者语: 每一次出刊,相当于从拟定投稿内容.规则,及相关事项开始,收稿,初.复,终审.后期整理,到最后制作.几十个编审人员,放弃了休息,义务的奉献.可以说一个团队在认真对待每一个投 ...

  • 新上海诗词第113期||天与云山与水(绝、律)

    编者语: 不忘是因为值得回味,那经历总是在梦里,化作喜和泪.童年.少年.青壮年,年年岁岁.皆有对错,也有放弃和后悔,可能直到老了才知道珍惜加倍.暮暮朝朝,春夏秋还有那冬天的美.诗人们用心去歌唱.颂扬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