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先生走好

今日上午,通过苗怀明教授的文章《发现另一个中国》得知,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去世了。

作为后生晚辈,我与王先生从未谋面,只是读过先生的几部著作。拜读每部著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校时,曾在自习室连续四个小时读《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期间屁股都未曾离开椅子。书中内容深深吸引着我,那种专心读书的快感,那种填补自身学识空洞的冲动,在以后便很少出现了。此书曾令我大开眼界,同时对先生的学问与文笔极为钦佩。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博士考试时,我还曾在试卷上引用过先生的观点。

可能受先生著作的影响,我逐渐对地下社会和俗文学产生了兴趣。毕业后,我购买过先生的《水浒·江湖:理解中国社会的另一条线索》和《采菊东篱下》。在阅读的快意中,我心中的学术热情被一次次点燃。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近来,听闻多位学界前辈辞世,这着实是学术的重大损失。渺渺小子,会怀着更加崇仰之心去拜读前人著作,聆听长者关于做人与为学的教诲。

(0)

相关推荐

  • 华山先生论茶

    □许志杰 早期的齐鲁大地毕竟不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更不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和散发地,因而,茶人.茶事.茶书,就显得十分单薄.唐代陆羽的<茶经>之后,关于茶的书文,如春天雨后的茶叶树,长势喜 ...

  • 梅杰| 新开名人:王默人

    梁实秋的王默人<孤雏泪>序 梁实秋是一代文豪,凡治文学者可谓无人不知.王默人却几乎没有人知道,或者只有深入研究台湾文学的专家才仅知其名吧!其实,王默人的文学成就是不低的,现在的台湾学者已经 ...

  • 读《删繁方》记(1)

    读《删繁方》记(1)

  • 王学泰:眺望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诗文史》

    扬之水同志的新作<先秦诗文史>使我大吃一惊,我还没有看到过国内出版的印刷.装帧如此精美的断代文学史.仅书中一百多帧彩色图版就令人目不暇接,值得反复观览.许多插图是新出土的文物,而且极少见, ...

  • 王学泰:从徐致靖谈到《古城返照记》

    一 戊戌年(1898)阴历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拘禁光绪皇帝,取消新政.恢复旧制--宣布了革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十一日,慈禧下诏(当然还是冒光绪之名),把参与变法的徐致靖. ...

  • 王学泰《清词丽句细评量》谈启功:先生“非常淘气”

    读启功先生诗如见其人.他在<启功自述>中说自己"非常淘气",好逗笑,"时常针对时局和学校的一些事编些顺口溜","编完后还要在相好的同仁间传 ...

  • 回忆老北京的早点--王学泰

    核心提示:现代意义的早点是伴随着上西式学校与有了相当多的部门按点上班之后才出现的 军机大臣们的早点也是烧饼果子 "点心"这个词儿最早出现在隋末唐初.回忆起老北京的早点,我的头脑里就 ...

  • 《母亲,您不曾走远》 作者:王学志 主播:伊人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1108期 陪伴您每一天 本期编辑:墨兰雪 <母亲,您不曾走远> 作者:王学志   主播:伊人  母亲,您不曾走远  母亲, 您不曾走远, 您活在儿的心间, 第一次静下 ...

  • 【听】 愉悦地送走每一片夕阳 文/王学文 诵/简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点击上方"山水文苑"订阅我,每晚陪你赏析! 文|王学文  诵|简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山水文苑 陪你欣赏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见.用文 ...

  • 【龙江作协】王学彬︱走 进 西 湖(二)

    走 进 西 湖 文/王学彬 (二) 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六.顾名思义,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它位于杭州西湖南面苏堤入口附近,地处苏堤南段西侧.简介得知,花港观鱼景区1964年二期扩建工 ...

  • 【龙江作协】王学彬︱走 进 西 湖(一)

    走 进 西 湖 文/王学彬 (一) 从小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诱惑,再加上读书后对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 ...

  • 【老区走笔】王学伦‖延安印象

    [老区走笔] 延安印象 王学伦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如果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光荣诞生点,江西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点,贵州遵义是中国革命关键转折点,陕西延安,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冲刺点.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