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证
相关推荐
-
经常腹胀嗳气,消化不良?别忽视!1个中医方,助消化,帮你搞定
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1个或多个症状: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进食少量食物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③上腹部疼痛不适: ④上腹部有灼热不适的感觉: ⑤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如果有以上症 ...
-
朱翠玲教授经方临证验案选
咳喘久不愈案 患者王某某,女,76岁 初诊(2020.10.21) 主诉:间断性咳嗽.气喘20余年,加重20天. 现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平素间断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2020年5月在郑州某医 ...
-
气阴两虚的辨证治疗糖尿病 葛根黄芩黄连汤
论透热法.寒热平调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黄连类方是< 伤寒论> 中核心类方之一, 其功效不仅 治疗外感类疾病, 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内伤杂病的治 疗.近代最先提出类方体系的是伤寒大家左季云先 ...
-
胃部痞闷,嘈杂,脾胃失和,上热下寒证,试试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胃部痞闷,嘈杂,脾胃失和,上热下寒证,试试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
临床上某些慢性妇科疾病病程绵长,久治不愈,加之部分患者素体不足.后天失摄,遂生郁.热.痰.瘀之变,渐致实者不消,虚者愈损,如崩漏久病,带下淋漓,腹痛间作等.由于脏腑病位广及心.肝.脾.肾,病性虚实相兼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63讲 —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对厥阴病篇的大概情况作了一个介绍,六经病篇最后一篇是厥阴病. 厥阴病原文一共有56 条.这56 条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的原书来看,证候错综复杂,变化多 ...
-
上热下寒证[上热下寒证]
(一)内治法 1.上假热而下真寒 证候:此症上焦火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身冰冷.治则:上病下治.方药:附子.熟地(半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山萸.麦冬.茯苓.五味子.丹皮.泽泻 ...
-
李寿山治“上热下寒证”柳某,女,52岁。...
李寿山治"上热下寒证" 柳某,女,52岁. 患者经常腰以上热,腰以下冷,手热足寒,虽在炎热酷夏,仍穿毛裤厚袜,时至严冬,不欲穿棉上衣.头眩耳鸣,面烘多汗,短气心悸,夜寐不安,口干少 ...
-
上热下寒证及左寒右热证
上热下寒证及左寒右热证 上热下寒案 刘某,女,52岁,初诊: 患者主诉上半身躁热,下半身冰凉已半月.患者自感上半身烘热出汗,腰以下寒凉如冰,非常难受,伴面红,唇红干,头晕,躁烦,失眠,腰困痛,大便干结 ...
-
『名医经验』上热下寒证及左寒右热证
上热下寒案 刘某,女,52岁,初诊:1990年9月9日. 患者主诉上半身躁热,下半身冰凉已半月.患者自感上半身烘热出汗,腰以下寒凉如冰,非常难受,伴面红,唇红干,头晕,躁烦,失眠,腰困痛,大便干结,小 ...
-
引火归元,治疗上热下寒证,是一种有效方法!
引火归元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虚火上浮火.火不归元,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症状的一种治疗手段. 在伤寒论里面的四逆汤,其主要的功效是温阳治疗少阴病,也有引火归元的作用,这个方被后世广泛应用, ...
-
(参一:)倪海厦老师医案(六)——经方如何治疗糖尿病“上热下寒证”?
本文系崔占举医师解读倪海厦老师医案系列之一,因笔者能力有限,解读有不尽完美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倪海厦老师是台湾人,长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行医,善用经方治疗內科杂病和恶性肿瘤,曾治好许多西医认为不治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