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好| 影评《追风筝的人》

有的人将童年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不去回想,立碑志墓,偶尔凭吊,又或许是连凭吊也不敢的。

01

一通电话惊醒了阿米尔沉睡已久的记忆,他被迫穿越时光,回到那个交织着美好、愧疚和逃避的过去。

“不会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后什么都保护不了”

阿米尔曾偷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评价。父亲总是期望阿米尔拥有像仆人哈桑一样的勇气,敢于去面对生命中的不公。

然而做父母的总免不了陷入一种循环,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长。然而孩子并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随心所欲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当阿米尔被自卑情绪覆盖,另一个长辈拉辛汗多多少少填补了他心理缺失的部分,使他少年的美丽心灵虽不至于丰盈,但也不缺失。

在后来的回忆里,阿米尔一直都认为拉辛汗是他的人生导师。因为他总能细致地观察到阿米尔内心的脆弱与梦想,及时用长辈和朋友的名义输送正能量,并加以抚慰和鼓励。

02

某种程度上,你在一个地方认识的人,定义了那个地方对于你的意义。

对阿米尔来说,哈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与哈德一起成长的故乡堆积着复杂的情感,这也是因为阿米尔和哈德在这里发生过的桩桩件件,难以忘却。

作为仆人,哈德忠诚仁义,阿米尔说一他从来不二;作为朋友,更是无可圈点,他处处为阿米尔着想,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他们跨越了主仆的等级,成为真诚相待的好友,这一点在小镇的风筝比赛上诠释的淋漓尽致。

俩人都是斗风筝的高手,阿米尔赢得了风筝比赛,按照惯例,赢家可以带走赢得的战利品——输家的风筝,然而当忠诚的哈德为阿米尔奔赴收割战利品时,却被带有种族歧视的几个不良少年堵截在小巷中羞辱强暴。

「只见少年松开皮带,哈德放声大哭,血滴答着映入眼帘」

这里导演采取降低冲击力的方式拍摄,用含蓄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全片中最关键的情节。

更令人悲伤的是,阿米尔无法压抑内心深处的胆怯和懦弱,成为了一个自我都无法原谅的卑劣旁观者。没有人能够忘记这样的经历,无论是躲起来的阿米尔还是被凌辱的哈德。

所以年幼的阿米尔选择了逃避,他无法面对哈德。人性的软弱使得他背叛了友谊,忽视了道义和良心的谴责。于是他诬陷哈德偷盗手表,逼走了哈德父子。

但逃避从来都解决不了任何事,过去的从来不曾过去,痛苦和折磨一直存在于他的心灵深处,伴随着他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03

把阿米尔从看似平静美好的生活中拉回难以面对的痛苦中的,是拉辛汗。这次他的人生导师带他走上了一条赎罪的旅程。

“你该回家来”

“现在非常不是时候,但你该回来”

被告知真相后,是自我思绪和认知不断在拉扯、撕裂。

我的父亲出轨兄弟妻子。哈德是我的同父异母兄弟。还有上次,我没有勇气去阻止那件事。

哈德为我们家而死。他的儿子在战乱的孤儿院。这一次,我不能再逃避了。

这段勇敢寻求救赎的情节占据电影的三分之一,也是主人公阿米尔人格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

每个人都有不敢面对的事物和对象,有的是老鼠蛇虫;有的是封闭的空间;有的甚至是温和的海水。而让阿米尔害怕的,是自己的懦弱,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敢去突破自我。

改变自己,救赎自我的欲望驱使他前进,于是这次他做出了行动,找回哈德的儿子索拉博。

战争的残酷与严重的种族歧视又一次打击了他。索拉博所在的孤儿院被当地塔利班政权者控制,用金钱买卖和性侵孩童,索拉博也是被侵害者之一,被当年侵害他父亲的同一个人所蹂躏。

这里呈现的是接近30秒的索拉博独舞视频,他被驯化得像个女生,画着浓妆,摆动着僵硬的手臂跳着舞。

与当年的懦弱和逃避不同,这次愤怒和羞愧涌上心头,侵占着他,支配着他,他只想带着索拉博离开这里。

反抗,逃脱。

逃脱之后的索拉博其实并未远离那个罪恶的深渊,因为再远的距离也弥补不了身心被蹂躏的巨大创伤。

“有时我庆幸他们已经死了”

“为什么”

“因为...”

“我不想让他们看见我”

“我太肮脏了”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帮索拉博去追风筝时转头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次」

就像是当年哈德为阿米尔追风筝的样子。

愿每个人都能追寻心中的风筝,找到真实的自己。

文/西瓜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