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钱为什么外圆内方?

严循东 2021年4月28日

古人的宇宙观,有天圆地方之说。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那么代表什么意义呢?圆代表什么?方又代表什么呢?也有人把他解释为,商道比喻商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以道获财。圆象征天,为先天之智慧,是经商之本;方象征地,为个人修为,以诚信立身。铜钱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时,难以折毁象征长寿,铜钱长时间使用不缺象征道义,所以能够长久。

钱”也有泉的意思,具备了应有的智慧与修为后,做生意的时候“钱”就象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涌进。

一、以德经商舍人以体面

清朝晋商乔致庸就能以德经商。他在太平天国时期集资到南方贩茶,要把中断的茶道恢复起来,这件事情有很大的危险性。

他带人到南方把茶叶运回来,给集资人家送去茶叶。茶叶店老板说:“给我称一下这个茶叶,看够不够份量。”他的伙计称量后高兴地说:“老板,每包是一斤二两。”乔致庸每斤多给了二两。老板一听特别高兴说:“快,赶紧重新打包,变成一斤的!”旁边的老者就说:“完了,以后这个茶道全部都是乔致庸的了!”

有一年闹灾荒,有的人吃不上饭,就得要饭或接受施舍,穷人要饭是无所谓的了。稍微有点知识、有点身份的去要饭觉得没有面子。乔家考虑到这些,就用盖楼的方式救济别人,搬一块砖就管饭,不是要饭,是因为帮忙干活了才吃的这个饭,给人留一个体面,多善良啊!

二、无尖不商的黄金法则

中国古代的秤,是十六两制,分别以十六颗星作标识,前六两是南斗星六颗,再七两是北斗星七颗,最后三两是福、禄、寿三星,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福禄寿主福气、财富和寿命。

也就表示称量关乎生死,掌管福、禄、寿三颗星的神仙会监督商人的行为。商人如果少给人一两,神仙就消减他们的福气;少给人二两,就减少俸禄;少给了三两,就要折寿。所以古人在称量的时候都会给顾客让利,给出多的部分。

现在有一句话叫“无奸不商”,好像所有的商人都得“奸”。这是现在变异了的词,在古代不是奸猾的 “奸”字,古代的“尖”是冒尖的“尖”,所以叫“无尖不商”。

现在有一些商铺、办公室都供着武财神关公,或者文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赵公明开始做的买卖是粮食,过去卖粮食的,是用斗和升的容器来称量,斗是圆锥形的容器,升是圆柱形的容器。

古代人与人之间交换粮食用斗升来量,盛满了东西用刮板一刮,平了就可以,不多不少,没有刮板就用手心朝下一刮。有的人就奸猾,当手心往下边使劲一点,给的份量就少点。厚道、宽厚的人,手背往上拱起这么一点,手心虚一些,就会有冒尖的部分高出来,给的份量就多一些。赵公明卖粮食时每次都冒尖,这就是“无尖不商”的含义。冒尖的商人是厚道、诚信的好商人。

无尖不商”是商人给顾客让利的说法。商人口碑好了,生意自然能做大、做好。除了卖粮食,卖布的也有“足尺放三”的说法,在丈量到最后一尺的时候,再加放三寸。还有打油、打醋,商人也会最后再多添加一点给顾客。

所以,“无尖不商”的让利行为,是古代商人做生意奉守的黄金法则,也是商人成功的秘诀。

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春秋战国时越国人范蠡,字号陶朱公,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他的《商训》也称《陶朱公商经》是中国古代的生意经,后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功成之后,不要任何赏赐,空手离开,去了齐国。

在齐国,范蠡白手起家做生意,因为生意做得太好,被齐王招为相。但是他散尽家财,归还相印又两手空空地走了,举家搬到了陶地。在这个地方,范蠡再次从零开始经营,十九年的时间里,他三次积攒了千金的财富,又三次把钱财都散了出去。

李白诗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讲的就是范蠡的故事。但是在他眼里,高官厚禄、家财万贯都是随手可抛的身外物,有舍才有得。

十九世纪的韩国第一巨贾林尚沃,生前并未留下任何遗产,财产全数捐给了国家。西方的大富翁、大富豪大多都是大慈善家,赚到的钱都会帮助需要的人。

其实,财富就像泉水一样是流动的,即使不以金钱的形式,也会变成其它福报回来的,是你的丢不了。

一次,范蠡经商资金周转困难,向一富户借了十万钱。一年后,富户带着借据出门讨债,包裹不慎掉到江中,借据和路费都没了,于是投奔范蠡。即使没有借据,范蠡不仅连本带息归还欠款,又额外送他路费。范蠡的仁信之名广传天下。在日后的经商中,各富户愿意主动送钱上门,帮范蠡渡过财政危机。

范蠡经商十分讲究道德和道义,他在十九年之中一再把财富分给穷人及较疏远的兄弟,不为金钱所累。

四、为人慷慨、见义必为

清朝乾隆年间的粮商吴鹏翔,是休宁县人,常年在汉阳做生意。有一年,吴鹏翔做胡椒生意,与人签合同后买进了八百斛胡椒。“斛”是古代容量单位,八百斛大约是今天的八千公斤。

很快,收到货后,吴鹏翔的伙计发现,这批胡椒有毒。这个消息传到了卖家的耳中,卖家要求吴鹏翔退货,并中止合同,同时将货款退还。

吴鹏翔拒绝了卖家的请求,不仅没有退还货物、收回货款,反而将有毒胡椒付之一炬,损失巨大。

有人问其原因,他说,如果卖家收回胡椒,一定会再次转售,这样将会坑害很多人,将有毒胡椒全部销毁,就可以避免大规模中毒事件的发生。

乾隆四十八至四十九年间,湖北大旱,大米的价格飞涨。刚好吴鹏翔从四川运来了数万石大米,但他没有趁机涨价,而是以低价销售,帮助当地百姓度过难关。

他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吧!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子时刻都不违背仁德,即使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依照仁德做事,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0)

相关推荐

  • 铜钱的真正含义

    铜钱的真正含义(图)周清 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圆象征天,为先天之智慧是经商之本:方象征地,为个人修为以诚信立身.铜钱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时,难以折毁象征长寿,铜钱长时间使用不缺象征道义,所以能够长久.「钱 ...

  • 古代的印钞机竟然长这样!为何铜钱是外圆内方?

    古代的印钞机称为"钱范",范就是模子,钱范就是钱模子,拿模具来大量铸造货币.我们现在常说的"模范"一词,就是来源于钱币的铸造. 古代印钞机--钱范 中国最早是没 ...

  • 钱本草论:为什么古代钱币大都外圆内方——钱币知多少(4)

    中国的铜质钱币最早形似贝壳,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如裤子形,刀形,钥匙形--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和魏国的钱币,是"外圆内圆"的圜钱,它的由来,一种说法是由纺轮演变而 ...

  • 注意!原来古代铜钱的面值是这样区分的!

    中国古代的铜钱,主要是圆形方孔钱,除了年号基本没有标明面值,比如开元通宝,铜钱上一半只有这四个字,没有面值. ▲开元通宝 ----- -----  古人如何区分铜钱上的面值? 中国古代铜是硬通货,铜有 ...

  • ​1.培养“铜钱”性格有一种女性的性格犹如铜钱,外圆内方,在温柔如水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坚强的心。

    ​1.培养"铜钱"性格 有一种女性的性格犹如铜钱,外圆内方,在温柔如水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坚强的心.她们已没有了狂热女权主义者的幼稚,从不摆出一副百毒不侵.盛气凌人的女强人的面孔, ...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古代铜钱还有这些用处

    古代的铜钱以方孔圆形为主,除了最重要的货币功能,在那个生产力低下.迷信思想流通的年代,还有不少其它的作用,这些用途有的已经渐渐失传了,但是留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咱们今天细数那些年,铜钱的用处. 一.配五 ...

  • 古代的铜钱是如何来防伪的?

    在历朝历代,造假钱和使用假钱都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有网友问文瀚乐拍:纸币和金银币的防伪还好理解,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铜钱也能防伪吗?其实,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为铜钱的防伪操碎了心,下面文瀚乐拍就来简单说说古 ...

  • 我国古代早期的货币,铜钱方孔的由来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最初曾使用过牲畜作为货币,在彝族的古籍中就有"四羊换一牛"的比值记载,他们表示货币概念的"则糜",原义泛指牛羊,即牲畜的 ...

  • 盘缠的由来,盘缠一词与古代的货币铜钱有关

    钱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用于不同场合时,说法有很多,如钞票.纸币.银子.现金.费用等等.看古装剧或古小说时,说某人有没有旅费时,还会发现它的另一种称呼:盘缠(或盘川).其实,盘缠一词的出现与古 ...

  • 古代如何区分铜钱面值?

    中国古代的铜钱,主要是圆形方孔钱,除了年号基本没有标明面值,比如开元通宝,铜钱上一半只有这四个字,没有面值. 那么古代人怎么区分铜钱的面值呢? 中国古代铜是硬通货,铜有多少就值多少钱,所以铜钱的重量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