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肾精、肾气与肾阴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点击加载图片

一.肾精

肾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是因其具有藏精功能所决定的。肾所藏之精叫做肾精,精又能化气,而肾之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换言之、人的生,长、壮、老规律是由肾的精气盛衰所决定。《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以上经文所阐述的是人从幼年开始,肾气渐充,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处于高峰期,不仅齿、发、形体具有青春的征象,而且男子已能产生精子,女子按月排卵,月经来潮,性机能逐渐成熟,故具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齿、发、形体均显衰老之征象,生殖能力亦随之减退、丧失。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肾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肾精是肾中所藏精微物质的总称,其来源有二:(1)为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2)为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又称后天之精。狭义肾精是指生殖之精。肾精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生髓充骨填脑,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之一,肾精不足时,其病理表现为两个方面:(1)发育障碍(五迟五软、呆傻早衰等症)(2)生殖障碍。

点击加载图片

二.肾气

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是肾的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气”一词,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肾气可视作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其生理作用可概括为:推动胎儿形成发育、纳气助肺呼吸、充耳助听觉以及气化水液形成小便并控制二阴开合等。病理上,肾气虚可出现肾失闭藏固摄、不化水、不纳气等表现,如遗精、滑泄、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或不利、动辄气喘等。治疗当于补肾之中,加以收敛固涩之品。

三.肾阴、肾阳

肾阴和肾阳都是以肾的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是肾的概念中两个相对的内容。

肾阴是指肾本身之阴液(也应包括肾所藏之精),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命门之水,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阳,是肾生理活动的动力,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为肾阴功能活动的体现,对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起着温煦与推动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从阴阳属性来划分,肾阴可以是指肾精,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乃喻肾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寄于肾,故前人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

肾之阴精是化生肾之阳气的物质基础(精化气),肾之阳气是产生肾之阴精的内在动力(气化精)。肾阴充足可使肾气潜纳,肾阳温煦可使肾精化生。

肾阴和肾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从而维持着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如肾阴、肾阳某一方出现不足,表现出阴虚或阳虚证,但究其实质却都是肾的精气不足。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可累及肾阳,转为阴阳两虚证,病理上叫“阴损及阳”。当肾阳虚到一定程度时,也可累及肾阴,转为阴阳两虚证,病理上叫“阳损及阴”。

点击加载图片

四.肾精、气、阴、阳的关系

如果仔细推敲肾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症表现,可以看出肾中精、气、阴、阳具有各自独立的生理特性及其不同的病理表现,然而四者又彼此相关,难以截然分开。

肾精、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两者形态不同,精散而为气,气聚而为精,此即“精气相生”,故常“精气”并称。肾阴肾阳是肾中具有不同功能状态的两种成分。肾阴、肾阳相对而言,前者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滋润、满养作用,后者起激发、温煦和推动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从阴阳属性而论,肾精、肾阴同属于阴;肾气、肾阳同归于阳,由于属性相同的物质具有协同作用,所以肾阴与肾精有相似之处而易被混淆,肾阳、肾气也常被相提并论。

从病理角度而言,肾精亏和肾气虚均可无明显的阴阳失调,故治疗当以补益肾中精气为大法。肾阴虚、阳虚则在肾中精气亏虚的基础上,又有阴阳不足的表现,故其治疗在补益精气的同时应注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有仅表现为单纯肾阴虚、肾阳虚者,治疗时只需滋肾阴或温肾阳,而不必涉及精气。

点击加载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