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应仁厚还是严厉?—“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三十八

领导应仁厚还是严厉?

大家都知道有《淮南子》这本书,这是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所著的传世之作。其实淮南王这个岗位曾有多人做过,而且大都任职时间不长就挂了。在汉文帝时期,有一个叫做刘长的人,是刘邦与赵姬一夜情生出来的儿子,也是汉文帝的哥哥。文帝对刘长非常宽容。刘长曾经在京都长安逗留期间,擅自做主杀辟阳侯审食其(吕后的情人),文帝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重责审食其家族,导致后来刘长越来越骄横,最终造反。

同样是汉文帝,因为文帝以德报怨,给当时已经造反称帝的南越王赵陀修葺祖坟,不计前嫌,让赵陀感动,发誓永远臣服汉朝。我们探讨一下,古语有言“慈不掌兵”,还有说法“上善若水”,汉文帝是一位仁厚之君,有长者风,但为何同样宽容仁厚却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领导者究竟是应仁厚好,还是严厉好?

道格拉斯·麦克里戈(Douglas M.McGregor,1906-1964)于1957年在他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XY理论,X型人假设将人看成是生性懒惰和虚伪的,而Y型人假设则是把人看成是生性勤奋和善良的。

领导者都有自己的DNA,也就是有自己的管理假设风格。汉文帝是一位比较典型的Y型人假设的领导者,他倾向于宽容人,也愿意相信善待他人,他人也通常会投桃报李。这在他对待南越王赵佗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也有的领导者是X型人假设的领导风格,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例,对大臣的猜忌心是很重的。

从管理效果来看,单一的领导风格往往不可能应对所有人,而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实施不同的管理风格,这在管理学中称为权变理论曹操就是权变领导的高手。

请思考:除了曹操外,你还能列举出谁是权变领导的典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