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尹海良:与学校共命运是一名教师的承诺

(0)

相关推荐

  • 教师的“教学主张”是接地气的教育理论资源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不重视教师教学主张的学校不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提不出教学主张的教师其发展潜力是极其有限的.重视教师教学主张,鼓励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不仅是教师发展及学校教 ...

  • 教师成长要“接地气”

    什么是"接地气"?"接地气",乃一民间用语,意为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树木"接地气",枝壮叶茂,参天挺拔 ...

  • 课题研究:接地气才能不空转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课题研究,对教育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由于对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在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导向下,当今教师课题研究种类及数量之 ...

  • 如何全面提升教学成绩?六大接地气措施彻底解决问题

    如何全面提升教学成绩? 六大接地气措施彻底解决问题: 一.强力推进"三步五环两段导学模式"高效课堂建设. 学校从实际出发,细化"三步五环两段导学模式"高效课堂建 ...

  • 消失的朱海良|监狱故事

    这是齐红监狱系列的第7篇,前6篇分别是:<监狱爱情故事><监狱性事><监狱逃杀><为了完成狱友的遗愿,我在监狱里多待了一个月><刑满释放前19个小 ...

  • 陈海良|关于“墨法”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不知笔法,难言墨味.中国书法以笔法为核心,笔法包括执笔与用笔等,而墨法是建立在笔法基础上的另一技能.由此,在"用笔千古不易"即在笔法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墨法是中国书法发展中最为活跃的 ...

  • 海良说|草书的线条和情感

    草书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是由纷繁复杂的既符合哲理又切合中国书法审美理念的线条的有机组合,由线条组合成结构单位,并由众多相对契合的结构单位形成蕴含形式美的群体样式,再幻化出作者审美情趣的一种神行无极的艺术境 ...

  • 陈海良:大多数人勤劳一生,仍然是书法门外汉

    在学习书法中,有些人兢兢业业一辈子也一无所获,或徘徊于唐楷(并非说唐楷不好)之间,或寄居于某家某派,或跌入时风的漩涡之中--讥为"奴书".拾人牙慧等.相反,有些人过于自负,没写几天 ...

  • 陈海良 | 说“墨法”

    墨法亦称"血法",又曰用墨之法.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墨法的运用源自于中国造纸术的产生,"笔墨"二字 ...

  • 《踏访100位民间中医》号外3:陈海良,中医为什么叫“博大精深”?

    大公鸡编者按: 此系列稿件来自无锡的民间中医,自称土郎中的陈海良先生原创,由陈海良先生独家授权在本号发布,大公鸡略有改动.但所有版权责任权限都归陈海良先生所有.但为保护陈先生之知识产权,代由大公鸡声明 ...

  • 陈海良草书。果然草书是最难写的,也应了米...

    陈海良草书.果然草书是最难写的,也应了米芾所说的,草书一离开了晋人,便没有太多的看头. 长图 长图 长图

  • 海良说|有一种境界——叫“留白”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草书更是把线条作为凭借,作为编织自己生命的艺术王国,这个线条是在一定技巧保证下的,以有规律的.精准的.更合理的线形.线质来确保线条的流畅与性情,这里的线的形质是入情合理的,也正是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