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继往开来的学术总结 ——陶敏、李一飞著《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读后
相关推荐
-
东亚视野中的唐诗
唐诗的编集起于唐代,主要是为了保存诗作:而后世搜辑.整理唐人诗集时,所进行的爬梳.补正和辨伪等工作,就进入了唐诗接受的范围.东亚各国自古至今,辑佚.编校唐人诗集者不乏其人,日本的成果尤为突出.当年遣唐 ...
-
杜甫研究二人谈
>>> 活动回顾 <<< 主题:杜甫研究二人谈 嘉宾: 刘明华,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 徐希平,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西南民族 ...
-
倪培翔:江东有才俊,清逸学林称——读《耆年集:陆林文史杂稿三编》兼怀陆林教授
陆林教授生前枕上授简而编集的晚年论文集<耆年集:陆林文史杂稿三编>,在他弟子的精心编辑下,在陆林兄故去一周年的时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生前陆林兄交待夫人,书出,分赠友人,我忝列其中, ...
-
王振忠:民间历史文献发掘的新成果——徽州日记的整理与研究
复旦大学王振忠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以来徽州日记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S08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区,这里,"商成帮,学 ...
-
应用古文字资料研究礼制——以《西周金文礼制研究》为例
对于制度史的考索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记得当年李学勤先生曾经说过,希望能有学者利用古文字和文献资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商周礼制.礼制史是制度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难度很大,金文研究同样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研 ...
-
蒋寅|学术史与学术规范化
大体上说,学术是对自然.社会.人生事象所作的反思与总结,而学术史则是对学术本身所进行的反思与总结.学术史的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它比学术更高的精神相位和更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史是 ...
-
蒋寅|文学思想史:视角与方法——重读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一部优秀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出一整套思想方法和认知模式,在知识更新的同时给人以思维方式的启发.一部学术著作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而不是前者 ...
-
蒋寅|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
学术环境 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虽一直如鱼骨鲠喉,终不敢轻谈.该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所研究员杨子慧主编.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一书作为学术研究著作 ...
-
蒋寅|现代学术背景下的中国诗史尝试——重读李维《诗史》札记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个历史的国度,诗学与史学自来就是最发达的学问.然而,融合二者的学问--诗史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说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及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
-
蒋寅|程千帆教授学术之品格──《程千帆选集》评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学术事业在1957到1976的二十年间曾屡屡陷于停滞状态,无聊的政治运动消耗了两代学者最宝贵的学术青春.以至许多学者到晚年总结自己的学术历程,想编一部体现毕生 ...
-
蒋寅|陶文鹏先生《宋代诗人论》小引
在漫长的古代,文学批评不过是文人士大夫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如我们今天谈论足球和超女,近代以来的学科分类和专业化趋势使文学研究和批评成了拥有专业技能的行业.对文学史的专门知识.对文学之美的感受和分析能力 ...
-
蒋寅|《学术的年轮》再版后记
这本小册子千禧年三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印行,大概是我的著作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也是我自己买得最多的书,先后买过250本,再加上样书和责任编辑苏晶小姐送我的部分库余本,共约300本,全都或送或被友人要走. ...
-
蒋寅|学术也有“海外兵团”
前些年小山智丽在世乒赛上战胜邓亚平,曾使国民对"海外兵团"的恼怒达到顶点,媒体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议论,出发点虽不一样,但对"海外兵团"所抱的厌恶.敌视态度则是 ...
-
蒋寅|我为什么要研究清代诗学 ——兼谈学术目标的设定和转移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同时也是有目标的.目的是根本,是逐渐发现和明确起来的:而目标则是假设,是不断设定和转移的.同比我年轻的学者交谈,经常会被询问学术目的和学术目标的问题.关于学术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