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我为什么要研究清代诗学 ——兼谈学术目标的设定和转移
相关推荐
-
戴伟华、王小盾:《唐声诗》的理论建构和历史意义
任中敏(1897-1991)名讷,字中敏,又名二北.半塘,"任氏散曲学"和"唐代音乐文艺学"的创始人.散曲研究方面有<词曲通义><散曲丛刊&g ...
-
杜甫遗迹的文化意蕴与学术价值
所谓"杜甫遗迹",指杜甫出生成长.漫游流寓.科举仕宦.去世卒葬之地留存至今的故居.祠堂.草堂.书院.坟墓等.这些遗迹多为后人祭祀和纪念杜甫而建,历经漫长岁月,或今天尚存,或不复存在 ...
-
张奕:陈文新学术年谱(1975年至今)
1975年 9月,任湖北省公安县跃进学校民办教师,两年间,从小学一年级教到高中二年级,语文.数学.政治都教过. 10月,因为<淬火>等两首小诗的投稿,应<湖北文艺>(原< ...
-
李昕:我眼中的学者杨义
"一般人做学问,切忌四处刨坑,却浅尝辄止,坑坑不见水.但杨义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每刨一个坑,都打成一口深井.这足以令人称奇." 2015年3月,杨义先生的新著<论语还原> ...
-
(新书推介)左鹏军: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左鹏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4月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1 一是近代文学总体变革趋势.重要创作现象.学术史经验的反思与重估,在学术观念.研究方法 ...
-
蒋寅|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序
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中指出:"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即是没有它自己一代的特点,而能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清代文学也是如此,很难举出什么属于它自己的特点,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一部清代文史研究必备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评介
读今人所撰通论中国文章学术之书,大体前详后略,不免有虎头蛇尾之弊.心虚的不过缄默不言,含糊带过:那一等打肿脸充胖子的,还要摆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是明清以后蹈袭陈言,殊少新创,故存而不论.明人姑且另说 ...
-
蒋寅译|现代诗学的黎明 ——关于闻一多的《律诗底研究》(松浦友久)
一.序 1922年3月,二十四岁的闻一多完成了题为<律诗底研究>的诗学论文[1].全文共七章,十二节,被评为"可能是五四运动以后,较早运用新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的长 ...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清代诗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批评史乃至整个文学史研究始终是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对明清以来关注不够.然而传统总是距离最近的部分对我们影响最大,由于明清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薄弱,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批 ...
-
蒋寅|我所采获的他山之石——《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前言
这部论集是根据我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第二组是有关诗歌史或诗人研究的专论,第三组是关于诗歌意象和语词的具体分 ...
-
蒋寅|我们要向日本学者学习什么——《日本学者唐诗研究丛刊》前言
这套丛书是十位日本学者唐代文学研究论著的荟萃,约略反映了日本学界中年一辈专家研究唐代诗文的重要成果. 三年前,我与同事张剑兄一起翻译川合康三教授的<终南山的变容>一书,常就日本的唐代文学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