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我所采获的他山之石——《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前言
相关推荐
-
上古荐书丨《袁英光史学论集》
袁英光史学论集 邬国义 李孝迁 编 ISBN:978-7-5325-9810-6 定价:178元 袁英光先生 袁先生手迹 1987年海宁王国维故居揭幕仪式 <南朝五史辞典>编纂成员留影 ...
-
王皓月:《析经求真:陆修静与灵宝经关系新探》后记
文/王皓月 "宿世因缘,得遇道经."每当有人询问我为何会走上<灵宝经>研究之路时,我常常这样回答.的确,回顾自己道教研究的历程,不免感叹各种机缘巧合促成了我今天的研究. ...
-
王素丨读《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札记
早年读唐诗,读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阮二赴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常常 ...
-
松浦友久:未尽其才的日本汉学家
很奇怪,每次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是平静而悠闲的,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蒋寅|“不粘不脱”与“不即不离”——乾隆间性灵诗学对咏物诗美学特征之反思
摘要:"不即不离"与"不粘(黏)不脱"夙被作为中国诗学乃至古典美学的一般命题来讨论,但实际上它们主要与咏物诗的理论反思相联系,且集中于清代乾隆年间,是由性灵诗学 ...
-
蒋寅|郁达夫佚作《将之日本别海棠(有叙)》浅解
将之日本别海棠(有叙) 达夫 郁文 中华 昔者枫林霜信,吴祭酒成感旧之词:客舍平居,潘骑省作悲秋之赋.仆丁年去国,闰岁还乡.五角六张,位穷途于荒谷:十年一梦,怀往事于扬州.自分人间短翼,甘伴彭咸: ...
-
蒋寅|世纪之交的文学史展望——’95香港“中国文学史再思”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史研究,正像整个当代学术的发展一样,进入了转型时期,其在学术观念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即为由逻辑或形而上学向文学的历史本体的回归.这一转变意味着如下一个事实:学者关注的研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
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
英雄末路蒋文度(18)柳暗花明获新生(完)
原创: 王文胜 1949年9月,中共中央从各解放区抽调干部组成广西南下工作干部团.成立总队.10月,南下队伍到达武汉,成立桂林地委萧一舟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并安排了桂林地区11个县的县长. 10月中 ...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