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世纪之交的文学史展望——’95香港“中国文学史再思”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相关推荐
-
破除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壁垒
0向小文,实力派诗人.诗词评论家.湖南邵阳人,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本当躬耕于教师生涯,误撞于文学图书出版.期刊杂志行道.长期居京,从事文学编辑策划工作.好文学评论,喜风雅传统诗词.在< ...
-
乔以钢|回顾与思考: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
摘 要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年来,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取得很大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忽略本土经验和性别内部的复杂性以及文学的审美分析薄弱等问题.学界在做出反思的同时,从多方面 ...
-
张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以本土本事完整现代中国
" 她们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书写者,借助她们的讲述,我们得以重新理解女性的生活与生存:她们恋爱.结婚.生育及养育孩童.担负家务:她们参与公共生活.表达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切:她们关注弱小. ...
-
刘锋杰: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维空间”说
摘要 现代文论史一直以"新文学"作家出身的理论家与批评家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在同一时空中从事古代文论与外国文论研究的两类学者,这是值得反思的.现代文论史应由新兴文论.古代文论研究. ...
-
郜元宝:近三十年上海文学版图之重绘 | 新批评
对进行时.未完成的当下上海文学,如何超越印象式批评和描述,作出具有一定历史意识和学术深度的研究,是靳路遥这部<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面临的最大挑战. 郜元宝 "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他者视野下的两部域外中国文学史书写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对比研究
摘要:<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是欧美学界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域外书写的代表之作,它们尝试以他者视野打破中国学者固有的文学史观.本文从编者学养.读者受众.文化视野. ...
-
蒋寅|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王渔洋与康熙诗坛》导论
自从艾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行世以来,人们看待文学的眼光已不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文学"被视为一个包括写作.传播.接受并产生影响的过程, ...
-
蒋寅|《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略评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主办的"历史与建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今天的发言谈谈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评价.刚才陈文新先生讲了对<剑桥中国文学史 ...
-
今天是2019年9月9日,让我们梦回1999,追寻世纪之交、千禧年前最后的难忘记忆
今天是2019年9月9日,再过不到一个月,我们就要迎来建国70周年的大庆. 时光荏苒.每十年的大庆,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我的记忆中,最有意义又最值得怀念的是1999年,那一年是建国50周年,离今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
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
丁姐晨读/简明美国史/第八章/世纪之交的美国/一/新美国
作者:陈勤,资深传媒策划专家,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八章/世纪之交的美国/新美国 美国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那么,21 世纪 ...
-
丁姐晨读/简明美国史/第八章/世纪之交的美国/二/新敌人
作者:陈勤,资深传媒策划专家,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八章/世纪之交的美国/二新敌人 点击录音按钮,听丁姐读书,通过作者陈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