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杰: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维空间”说
相关推荐
-
王运熙:以求真之精神,在古典文学园地耕耘
. . 本报记者 陈瑜 [不惧权威的治学态度] ◆为坚持客观公允的治学立场,王运熙难免会与其他一些学者观点产生矛盾,有时也会与许多名家的意见相左 ...
-
海外中国现当代研究||陈晓明: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的文学批评论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 月生,福建光泽县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1978年春上大学(77级),后读研究生(1983年),期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职业.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 ...
-
文本、互文性与意义探求
山东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方法论"课堂实录 第 十 二 讲 李桂奎 时间:2020年12月14日上午9:00-12:00 授课对象: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在人 ...
-
同代人 · 批评家档案 | 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书初版本在写作与定稿过程中,我正热心于和另外两位同学--子平和平原合作提倡"20世纪中国文学",全书完成后,由我负责统稿并执 ...
-
温暖属于我们自己的这段时间
(朗读者:赵朋) 时间如流水.每每听到流水的声音,便想到时间,便看到时间正在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地从身边流走,是那样的冰冷和绝决. 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生命时光是时空里的一小段,如此,我们每个人又是一个 ...
-
“元现代”: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新特征
21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使传统文学从生产.流通到接受的整个过程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网络文学所具有的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跨界性等特性使得原有的分析话语和理论失效.20世纪西方学界针 ...
-
历史化、古典传统与方法论的返归
"重建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在学理上逐步完成相对完整的叙述,使当代文学不仅是一个可批评的对象,同时也是一门历史脉络和看得清楚的学问",是当前及以后较长时间段内 ...
-
20世纪诗词研究的文学立场
编者按 中国古典诗歌自有其艺术规律,多元并存既是历史真相,也是现实.只有历史地整体地关照,才能把握诗词发展的走向和症候:只有回到人的实践和存在现场,诗词才有创新与发展的活水源头."20世纪诗 ...
-
刘锋杰 |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 文:刘锋杰 今人文论(学)史上多有人否定韩愈的儒家立场而肯定他的"不平则鸣"说,令人怀疑韩愈的思想立场与创作主张之间是冲突的.这 ...
-
【冷战史研究】高艳杰:冷战国际史研究与网络资源的利用
简 高艳杰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教授 ★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为中国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解密档案的数字 ...
-
史记•刘佰杰传
史记·刘佰杰传 刘氏佰杰,未有字,甘肃通渭人.戌辰年三月生,性开朗,喜与人语.少好读书,师许焉.不求甚解,善记大略,通野史,自称"天才".喜诗词春秋,尚孔孟之道 ,羡古人之胸怀, ...
-
刘少杰‖秦汉群学制度化的研究主题、客观原则和叙事方式
原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注释从略. -刘少杰- 摘 要 荀子开创的群学至秦汉时期转变为朝廷认可的执政理念,演化成教化官民.导引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秦汉群学对朝廷制度 ...
-
如何做好断代汉语方言史研究
语言是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语言的代代相传,才有民族的生生不息.语言还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治理.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规划语言工程,大力开展历 ...
-
多人谈 | 陈坚林:要重视外语教材史研究
2021年第2期 高校语言政策 多人谈 文秋芳,陈坚林,柯安竹 赵蓉晖,高雪松,彭剑娥 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要重视外语教材史研究 新时代高校语言教育政策主要反映在外语教学上,而 ...
-
2021《文学少年》增刊:刘高杰(河南)
写在女儿生日 文∕刘高杰 桐花季节刚过,女儿生日便到了.十周岁. 十年前,刘桐出生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
-
刘彦杰:儿歌二首
四好歌 小学生,学习好, 天天上学起得早: 小学生,纪律好, 上课不把动作搞: 小学生,卫生好, 看见地脏把它扫: 小学生,身体好, 疾病见我赶紧跑! 榜样歌 小学生,学雷锋, 好人好事抢又争: 小学 ...
-
【征文】2021(第四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2021(第四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回执时间:2021年7月15日截稿时间:2021年8月30日会议时间:2021年11月会议地点:广东海岛2021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征文通知2018年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