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序

(0)

相关推荐

  •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文论是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包括文学本原论.文体论.文学风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观等各个方面. 文论分为多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种是夹杂在各 ...

  • 霍松林:《吴文治文存》序

    南京大学文学院拟将已故教授吴文治先生学术专著以外,散见于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合为一集,交付出版,来函嘱我作序.虽然我因年老力衰,已久谢绝作序之约,但对南京大学文学院之雅嘱,仍愿破例从命.这不仅因为南京 ...

  • 吴承学:何谓“中国文章学”

    何谓"中国文章学",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把文章学理解为文章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如曾枣庄认为:"文章学是研究诗文篇章结构.音韵声律.语言辞采.行文技法的学问."祝 ...

  • 全面搜集古代文体观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析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学机制,这是古代文体学史及文体观念史的首要问题

    文学]文体学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党圣元2021年11月01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阳打印 推荐 ...

  • 刘锋杰: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维空间”说

    摘要 现代文论史一直以"新文学"作家出身的理论家与批评家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在同一时空中从事古代文论与外国文论研究的两类学者,这是值得反思的.现代文论史应由新兴文论.古代文论研究. ...

  • 蒋寅 | 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

  • 蒋寅|有待开掘的清代文论宝库

    一代有一代的人材,一代有一代的风气,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代有一代的文章.以现时为座标回顾过往,文学史在人们眼中总是呈现为峰谷的起伏.文体的代兴.元代虞集曾说:"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 ...

  • 蒋寅|熊飞《张九龄集校注》序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著名作家,也是继张说之后主持风雅的文坛盟主,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奇怪的是,他的创作似乎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著作既没有得到完善的整理,研究论著也远不及盛 ...

  • 蒋寅|宋烨《源识集》序

    曩予负笈金陵,受业于宁乡程夫子千帆,盖屡闻吾师之训曰:"治文学者必能操觚自运,方知写作甘苦,而识得古人真本领所在."予服习此言三十年,讫以自励而复谕于诸生之从予学者.然自拜辞师门, ...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蒋寅|古典文学研究三执(三):理论与历史

           "理论"是古代文学研究者,也许更应该说是古典文学编辑的又一"执".在学会,在笔谈,在访谈和对话中,"理论"经常是古典文学研究者 ...

  • 蒋寅|一部清代文史研究必备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评介

     读今人所撰通论中国文章学术之书,大体前详后略,不免有虎头蛇尾之弊.心虚的不过缄默不言,含糊带过:那一等打肿脸充胖子的,还要摆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是明清以后蹈袭陈言,殊少新创,故存而不论.明人姑且另说 ...

  • 蒋寅|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

     冯班(1602-1671)与兄冯舒都是清初虞山诗派的核心人物,钱谦益称"其为诗沉酣六代,出入于义山.牧之.庭筠之间"[1],乡后学称其"为诗律细旨深,务裨风教.自唐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