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释文和翻译

(0)

相关推荐

  • 《礼记》中表达的教学思想

    <礼记>中表达的教学思想 -1- 教育目的与作用 <礼记>中<学记篇>开篇指出,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 ...

  • 教师节特辑 | 圣贤师道,古来有矣

    导语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四五千年前已经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积累,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民间 ...

  • 教学亦教育

    梁增红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注:本文已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学)2020.10(卷首语) 朱自清先生在<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 " ...

  • 帮扶计划

    ​被帮扶教师基本情况分析老师是今年入校的特岗教师,她对工作充满热情,责任心强.积极上进.拥有耐心和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自己的目标和见解.帮扶目标1.努力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2.快速提高自身的 ...

  • 研究典范丨郭晓东:《学记》与中国古代教育之道

    <学记>与中国古代教育之道 摘要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讨论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它一方面论述了办学兴教的意义,同时对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及 ...

  • 《学记》全文及释文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 ...

  • 被中国教育人抛弃的教育真经《学记》全文及翻译(太棒了,收藏!)

    <学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 ...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

  •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 ...

  •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 ...

  • 《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

  •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

  •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八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经典古文』《史记》全文翻译目录

    <史记>全文翻译目录:十二本纪:1.五帝本纪第一4.周本纪第四7.项羽本纪第七10.孝文本纪第十2.夏本纪第二5.秦本纪第五8.高祖本纪第八11.孝景本纪第十一3.殷本纪第三6.秦始皇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