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礼民‖橡子树

秋,己过了白露,淅淅沥沥的雨,下的不愿停住。群山,云雾缭绕,平日里的干沟土渠,顿时溪水潺潺。丹江的水,像黄河涌了进来,翻腾着浊白的浪花,咆哮着,呐喊着,拍打着,冲击着岸边的芦苇河柳一路奔涌向前。

这个多雨的季节,也正是橡子树橡子成熟的时候。儿时的记忆中,叔父家有棵水桶粗,二十余丈高没长旁枝,笔直的橡子树。天晴时,黄亮亮金灿灿的橡子便随风撒落一地,贪玩的孩子们便三二俩地来到树下捡起来,几个口袋里装的都鼓鼓的,并会挑选最大最好的橡子,用斧头砸成的铁丝小弯刀,把橡子底盖揭开,把橡子果仁掏净,用嘴吹响便成了一个极好的哨子。这时,就会你争着,我抢着,吹着比赛着看谁的哨子声大,谁的哨子声响亮。也全然不顾树上的橡子,在微风摇动时落下来砸到头上而头痛的感觉。

父辈兄弟仨人,到我们这一代,已经是堂兄弟十一人了。印象中,伯父虽是农民却有远见,当时的生活艰苦,衣食不饱,硬是把三个堂哥推了出去,当兵的当兵,城里参加工作的工作。后来,我们便有了漂亮大方,而且有文化的城里嫂子。嫂子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几个小兄弟带些糖果。隔段时间,心里也老想着嫂子该回老家了,念想着嫂子给的,吃起来甜到心底的糖果。父亲在父辈排行老二,言肃理达,心灵手巧,年青时便学成一手好手艺泥瓦匠,当时在商县一建司工作。家里姊妹六个,怕挣的钱养活不了我们,硬是辞职回到农村,开荒种地,农闲时带着两个哥哥给人家盖房砌墙,瓦脊画檐,手艺远近有名。一心想把两个哥哥培养出一个泥瓦工,一个好木匠。晚上有空,油灯下坑沿边,还给教珠算盘,并说珠算若学会“狮子滚锈球,不怕走到天尽头,啥都难不住”。但后来,社会前进了,改革开放了,因个人爱好不同,最终也没培养成一个继承手艺的好徒弟。两个姐姐当时村里乡上都推荐去了医院工作,父亲硬是以女娃在家不学会织衣纺线,穿针做饭,跑外面伺候人,不学正业为由,最终被窝在了农村。

叔父性格开朗,有点结巴,工作认真负责,当了村上好几年的生产队队长。每到茶余饭后生产队做活开工时,大门口杏树下就能听到叔父那一声一声“开、开、开工了”的开工号令。我和堂兄十弟也会跟上结巴队长,偷偷地喊上几句,最后光学喊“开,开工,开工了”几句话,几乎平时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后来几年了才慢慢纠正不结巴了。叔父把两个堂哥也推出去当了兵,后来堂兄三哥复员了,在棣花中学当了几年代教后,又考上了西安财经大学,毕业后去银行工作了。叔父思想积极,家里堂哥堂嫂几个都是共产党员。父辈兄弟仨人都是个子高大,身体硬朗,为人厚道实在,通情达理,明辨是非的人。同一个喜好就是每人都会有一杆一臂长的竹杆旱烟袋和一杆铜制的水烟袋,还有时常手里不离的,用玉米絮挫成的小指头粗的用来点烟用的,不灭的长火绳。不同的,则是对各自儿女们成长的思路和期盼。

后来,随着几个堂哥的自身努力和国家的培养,都成了一方一官半职,得到了单位好评,赢得到了乡间邻里的尊敬。父亲有时也会和邻里闲唠天时常说:“成才的树不用护,那棵橡子树谁管过,咋长恁好呢!”。时间一长,橡子树便成了村里的成材树,家中栋梁树的象征。

时间飞快,生活在城里的几个侄子也长大成人了,把国家的书念好了,念成了。有的念到了研究生,有的念到了博士,有的念到博士后,先后供职在各自重要的公务岗位上。后来,村里人就会说老家风水好:你看那橡子树长的多粗多直多壮实,那门里就是出人的好地方。方圆几公里,也有风水先生有时也说:那垭里就阴坡庄子好!宅子后面西面靠着活像一个特别巨大的老圈椅山,门前东面又对着高大的三个山,山头还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笔架子。而且,笔架子下面紧挨着那南北走向的寨子山梁,山脊一千多米长几十米宽的平展展的小平塬,就是活灵活现的一个大书案,门对这里肯定辈辈能出人才,代代有望出官员。

橡子树,在我小的时候,树下一直就是我家的一个农村普遍用的,用石头砌成的老茅厕,周边开阔,土厚地肥。一到下雨下雪天,檐沟的雨,坡上的水都会流下来,渗浇在橡子树周围,溢满而过。所以,它的成长不是纯粹的偶然,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自生自灭。

哦,橡子树,老家的橡子树。一棵正直的树,一棵壮实的树,一棵一生中值得念想的树。一棵顶天立地,传承家风正气,彰显朴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参天大树。

高大,是成长起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作者简介:吕礼民,陕西丹凤棣花人。网名,秦风楚韵,自由职业,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与诗为伴,与散文接缘,喜欢用手机留拍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 主编:丹凤晒晒

  •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                  大乾州           新新文学

  •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吕礼民‖冬日得雪诗两首

吕礼民‖商山

吕礼民‖秋菊

吕礼民‖冠山

吕礼民‖棣花,难忘六零后的那些年

(0)

相关推荐

  • 酒鬼三嫂子

    [酒鬼三嫂子] 三嫂子爱喝酒,爱喝酒的三嫂子好像从来就没醉过. 三哥是个老实人,老实的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的那种.村里人都说,年轻时的三哥一定是烧了高香了,不然怎么能娶到这么能干的三嫂子. 地里,家里, ...

  • 哨子哥哥(02)|打 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打包 撰文:哨子哥哥 壹 大家酒足饭饱,准备起身了,小姑娘才端着油焖基围虾上来:不好意思,周末人多,后厨忙不过来. "不要了-咯,退掉!"他一边打着酒嗝,一边摆摆 ...

  • 同事的“一亩田”

    题记: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今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天公作美,总算是晴了,天气也暖了起来.下午老公开车带着我去了铁西森林公园.车子缓缓地行驶在路上,一路上看见拖拉机在黑 ...

  • 连一个烟盒都还原得一模一样,《长津湖》10个细节,堪称神迹

    <长津湖>不出意外地炸了. 截至目前,<长津湖>上映6天,票房破25亿,接连打破13项中国影史纪录. 这样的票房奇迹,不得不服. <长津湖>也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一 ...

  • 【古苗疆山歌】姚礼发、唐成花演唱作品|郎做妹的带路人『山歌对唱』

    郎做妹的带路人 歌词整理  苏进庭 演唱   姚礼发  唐成花 男 打起哨子上高山, 见到你妹心不欢. 我问你妹愁什么? 为何一人单独玩? 女 郎在高山打哨子, 妹在山脚找路子. 郎的哨子打得明, 妹 ...

  • 吕礼民‖商山

    商山,位于秦岭南簏,丹江南岸,山势巍峨,岭臂开阔,胸怀若谷,山头重笔一点,山肩直横一线,形如巨大的一个"商"字而得名.古时,四皓老人,白眉飘雪,隐居商山,采摘商芝而食,行棋苍松流云 ...

  • 吕礼民‖冠山

    冠山,位于秦岭东部,座落丹凤县城,龙驹古寨丹江水汉码头,船邦会馆北麓.因山巅一巨大高耸并独立的,形如鸡冠状山峰而得名,故美名"凤冠山." 凤冠山,山势奇险,石色铁红,山体半腰石窟群 ...

  • 吕礼民‖棣花,难忘六零后的那些年

    棣棠花开三春暖,花脸流鼻裤腿挽. 埝渠捉鱼池塘欢,沙包铁环赛猴鞭. 土墙木梁砖瓦房,早起晚归上学堂. 书桌划线分两旁,五讲四美全民讲. 翻梁过河看陈真,元甲精武忠保国. 深山偏岭点油灯,板柜木箱陪嫁妆 ...

  • 吕礼民‖变迁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万物复苏,气象更新.一次去棣花,顺路回了趟老家,和两位兄长从吕家垭沿着村后的农渠,徒步走向千条沟林场. 农渠,六十年代前后,是人们与天斗与地斗,抗旱保苗增丰收,人工开挖的水利灌溉渠 ...

  • 吕礼民‖商洛山

    商洛,始名于汉朝,指"上雒"县和"商"县地域名合称.商洛,地处秦岭东南部山地,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历史上, ...

  • 吕礼民‖月亮牙

    人,到了一定年龄,脑海中,有时会浮现一些经历过的,一些记忆犹深的事情.八十年代初,农村的孩子,每当下午放完学,回到家做完不多的作业,大部分时间都是提个柳条编成的笼子,拿把小镰刀,到地里给猪拔些草.再大 ...

  • 吕礼民‖黄河边

    一首山歌的故乡 听醉了心灵深处的遐想 燃烧起西域高原的风光 穿透星空的悠扬 敲响如烟岁月的流淌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上 西宁的大街小巷 到处弥漫着 藏袍回饰的民族时尚 尖扎县的山坡上 ...

  • 吕礼民‖柳姿

    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白杨礼赞>的文章,把西部荒沙大漠中的白杨,描写得有声有色.白杨坚强的精神,高大的气慨,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热情洋溢,精神抖擞,大踏步地一路走来. 临近春节, ...

  • 吕礼民‖大商洛,处处美景处处诗(四首)

    丹凤.上运石 银洞仙指清石庙,龙潭飞瀑五花山. 青苔漫道奇峡险,玉皇印石落人间. 柞水.溶洞 洞天福地柞水生,玉柱擎天水滴成. 水帘飞挂佛塔俑,千姿百态乳石景. 山阳.石人 仙界人间前世缘,化作石人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