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教师研训新场域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同样也改变着教师培训的生态。信息化背景下的研训模式将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限制,因此培训资源有限、研训针对性不强、过程性考量不够等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基于此,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研训实效,开辟了教师研训新场域。

改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师学习体验。研训课程显性化是研训活动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教师研训过程中利用在线学习软件能轻松达到这个效果。比如,借助“UMU互动”学习平台,教师通过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在线课堂,可以事先在平台后台设置好教学任务,每位学员通过访问码访问课程,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并及时点评、评分。

课程资源共享化能充分激发教师个性化学习。只要在网络搜索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做一个包罗万象的二维码。教师的课件可以链接二维码,教学视频可以链接二维码,利用二维码可以在培训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研训过程合作化是常见的研训模式。每个小组讨论后将成果提纲拿到平台进行展示。如果利用手机同屏软件,我们的分享会更加便捷,教师只要用手机拍照就可以共享各个小组的成果。同屏软件还可以代替移动黑板,教师的移动端就变成了一块手持式黑板。

互动交流个性化是教师学习成效的显现。研训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教师不愿意发表观点,利用互动弹幕小程序能轻松让他们共享观点。只要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公众号,学员就可以在公众号的左下角直接输入想要发表的观点,大屏幕上也会直接显示学员的观点,共享且互不干扰。

获取学习数据,形成直观研训诊断。研训的质量和效益有赖于数据结果,根据数据对研训活动或教师个体都能产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区域研训整体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教师研训过程中,学员数量多而时间有限,无法做到全面兼顾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利用“Plicker”软件能及时反馈学员的情况,通过手机APP和网页版协同使用,培训教师能及时统计每个选项的得分情况,还能个性化设置每个人的姓名,直观了解每位学员的掌握情况,既能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与方向。

研训数据还可以通过在线调查软件快速准确获取,在培训管理中发挥较大作用。在线问卷调查软件中包含了一些检测工具,比如身份证号码的校验、手机号码长度的校验等,尤其是结果数据的强大分析功能,既可以导出为EXCEL表,也可以是SPSS数据,让培训更加高效、精准。

生成优质资源,实时记录培训内容。研训后的及时回顾也是生成优质资源的重要环节。培训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培训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常见的手机记笔记如讯飞语记,培训时可以直接利用手机记录文字内容,还可以插入图片、课件、音频等,云端同步、永久保存。在培训中生成的各种想法、其他学员的精彩回答、专家的专业点评等来不及打字记录的,还可以直接录音,支持边录音边转文字,这些优质的课堂生成资源更加方便教师完整地回顾学习内容。

突破场地限制,构建区域研训平台。培训往往受到场地的制约,尤其是疫情期间,培训从线下转到了线上,通过钉钉、腾讯视频等形式实现了远程培训。为此,构建区域研训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专门开发管理平台,使用管理可视化,更通俗易懂。在教室里安装两路摄像头,根据一定的规则自动切换镜头,利用研训平台将课堂实时传到网上,学员、专家在网上通过观看直播进行点评分享。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教师自主制作数字化资源的门槛,数字化资源不再是信息教师的专属。教师可以截取片段、关联知识点,实现知识图谱式的微课库,用于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学。这样的研训模式有效突破了教师研训的空间限制,减少了学员的交通时间。

未来已来,信息化背景下的研训方式已逐步改变当下的教学生态。基于移动互联的翻转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师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各种嵌入式、丰富的、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也让教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觉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20日第15版

作者:冯祖扬

(0)

相关推荐

  • 教育下沉市场潜力巨大,在线教育成关键

    从近期<新东方教育下沉,已"沉"至县级市>的新闻,到某知名K12教育供给平台发布<下沉市场K12教育培训行业调研报告>,近期的教育圈,「下沉市场」再次成为热 ...

  •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老师研训实效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老师研训实效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同样也转变着老师培训的生态.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研训模式将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限制 ...

  • 初中数学教研组研修方案

    初中数学学科教研组研修方案 提交者姓名 杨静 教研组成员 郑署成 宋鲁江 研修主题 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 ...

  • 北京大学汪琼:MOOC用于教师培训的可行性验证 | 在线教育

    当前,在实现平等.公正的方面,适应性教学.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有很多可行性的空间是值得研究的,也是需要我们参与进来一起来实现的. MOOC用于教师培训独特之处 中国教师教育MOOC项目于2015年10月 ...

  • 专访任友群: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编者按 教育领域已进入信息化2.0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环境与模式发生巨大变革,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请看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的 ...

  • 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 芥末堆

    新技术不断发展,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拓展,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如何应对智能时代教育新变革被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 2018年8月,教育部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启动第一批人工智能助 ...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15日第4版 聚焦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专题报道 教育领域已进入信息化2.0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环境与模式发生巨大变革,提升教师信 ...

  • 【764】【培训感悟】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拓展和提升——暑期校本研训心得体会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身为教师,我们从总书记的话语中读出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结合本次暑期校本培训中一场场精彩的报告,更加感受到教师责任之重,发展之切.以下就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 新视域下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q ...

  • 网络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今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个不断学习的社会,要想适应这个时代,必须去不断的学习.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形势?怎样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呢?曾有教育前辈这样说 ...

  • ​首发 | 研质共设 · 北方 “暧昧场域” 的空间渗透

    WWW.DINZD.COM 除了领域渐层 独立明确的界限无处可寻 或许理想建筑 是让人即使在户外也好似在室内 而在室内的时候 又仿佛置身于室外空间 --藤本壮介 模糊室内外的界限并引入自然景观是建筑领 ...

  • 学术年会 | 高质量发展之场域:构建现代课堂新样态

    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 ...

  • 分领域研训 促教师成长

    分领域研训     促教师成长 徐小美 长兴县培智学校 摘要:长兴县培智学校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中青年组成,几年来,学校着力于激发内力促成长,借助外力补短板,注重特教课堂的改革创新,打造出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