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开发案例 | 国内大数据中心迈入“海洋时代”
1月10日,在广东珠海高栏港的海底数据中心阶段性测试发布会上,我国首个海底数据舱正式揭幕,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中心迈入了海洋时代。
所谓海底数据中心,即将服务器等互联网设施安装在带有先进冷却功能的海底密闭的压力容器中,以海底复合缆实现供电和数据传输。
具备的优点
据悉,海底数据中心以城市工业用电为主,海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辅,既可以包容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类活动,又可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等工业类活动互相服务。
②低能耗、低运维成本、低时延
海底数据中心互联网设施的散热,能够通过与海水进行热交换来实现,节省了冷却所需水资源本身及储运的成本;若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的附近水域,还可以极大地缩短数据与用户的距离,降低能源损耗与数据传输时间。
③缓解用地压力
海底数据中心无需占用陆上资源,解决了大数据中心大量占用土地的问题。
④高可靠性
据测算,海底数据中心的故障率仅为陆地的1/8。

未来发展

未来3至5年,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在内的中国近海,均计划建设海底数据中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