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需趁早!研究发现,慢性 HBV 感染者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助降低 HCC 发病风险丨大咖讲...
相关推荐
-
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HCC风险 他汀类作用不容小觑
他汀类药物具有多重作用,比如降脂.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老年痴呆等.近年的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甚至一些观察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或可预防肝细胞癌(HC ...
-
至关重要 | 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治疗时机选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仍高达 7000 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 2000 万- 3000 万.慢性 HBV 感染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疾 ...
-
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给慢性乙肝患者带来的HCC风险相当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了肝细胞癌(HCC)和肝脏相关事件的发生率.2020年7月,韩国学者发表在<Gut>的一项大样本倾向得分分析,比较了韩国未经治CHB患 ...
-
应用抗HBV药物就不会得肝癌了吗?
作者简介 邵国辉 山东省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民族中医药协会肝病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医 ...
-
深度总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肝癌的风险预测模型
肝细胞癌(HCC)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而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生肝癌.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病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4].由于CHB患者肝脏疾病的进展与HBV DNA的复 ...
-
病毒载量低的乙肝患者肝癌的风险也不小
根据最近的研究报告,用Baraclude(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时: 即使乙肝病毒(HBV)载量处于较低水平,肝癌的风险也不小. 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病毒载量(HBV-DNA)低并非无害,但其最佳管理方法目 ...
-
慢性乙肝的初始治疗:亚太专家意见
本文原文是今年9月份发表在ALIMENT PHARM THER/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的一篇专家共识,该杂志中科院分区为胃肠肝病学 ...
-
与丙肝相比,乙肝的肝癌风险更高
肝细胞癌(HCC)在世界常见癌症中排名第六,每年致死人数超过60万. 过去二十年来,HCC一直是发达国家癌症相关死亡事件中增长最快的原因,预计未来十年将进一步增长. HCC的最常见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 ...
-
哈佛大学新研究:这些抗炎食物,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目前,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并不是很多人心中可怕的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的健康状况与体内炎症状态有关,而食物可以加剧或改善体内炎症状态.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发现红肉等促炎饮食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 ...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药物研究发现,肾虚型患者普遍缺乏两种微量元素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药物研究发现,肾虚型患者普遍缺乏两种微量元素
-
无药可医才用免疫疗法?治疗需趁早!五大类免疫疗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19.20世纪的癌症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手术.放射和化疗的侵略性三重治疗,所有这些都带有创伤性副作用,并可以挽救生命的名义将患者带到死亡的边缘. 过去几十年,随着我们对疾病的了解,治疗癌症的对策 ...
-
秃头有救了?研究发现脱发真相,开启新的治疗方法
古往今来,脱发一直是一个令人类十分苦恼的难题,人类治疗脱发的进展明显远远落后于人类科技进步.而且,脱发的问题,似乎用钱也解决不了,不然,亚马逊总裁贝索斯应该也不至于脱发如此彻底. 脱发虽然不会造成严重 ...
-
研究发现微小的大麻胶囊可以帮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科廷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提高药用大麻口服吸收率的新方法,这可能在未来被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创伤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科廷大学官网6月18日消息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 ...
-
压力大会老年痴呆?研究发现慢性压力引发炎症和神经病变,从而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发生
撰文:ZS 编审:王新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约占所有痴呆症病例的 50%-70% ...
-
微卫星稳定转移性肠癌迎来创新性疗法!II期临床研究发现,化疗 抗EGFR 抗PD-L1治疗mCRC具...
靶向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很多肿瘤中使用,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但是通常仅限于具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患者[1-3],而对于大多数mCRC患者和微卫星稳定 ...
-
新研究发现:吃对蛋白质很关键,能降低12%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新研究发现:吃对蛋白质很关键,能降低12%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