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再审视(笔谈) | 近代华南地区经济的地理性质
相关推荐
-
地理相似性:地理学的第三定律?
定律是对世界认知的高度概括,它用简明绝对的方式陈述一种必然关系,对知识的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以这种方式陈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具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让人们比较容易抓到知识的核心和本质,这让初学者 ...
-
数量地理学
地理数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指的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数量地理学,曾被称为称计量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发轫于2 ...
-
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初探
2017-10-27 05:23:57 地理教育 2017年10期 贾义 摘要:本文以中图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从要素的综合,全面解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状态:从时间的综合,动态 ...
-
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态度真的变了!中国进入对西方“再审视时代”
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态度真的变了!中国进入对西方“再审视时代”
-
中国近代考古研究的开拓人——瑞典人安特生
Johan Gunnar Andersson(中文名:安特生)生于1874年7月3日,逝世于1960年10月29日.是一名杰出的瑞典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起 ...
-
段金生,蒋正虎||中国近代边疆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路径
作者简介 段金生,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在中华书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出版著作6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
中国近代植物学研究机构之变迁 :中央研究院之植物学研究
中央研究院为国民政府最高学术机关,1928年成立之后,即担负起将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在中国本土化重任,并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学术组织之学术活动.至1949年,中央研究院在大陆仅有21年历史.该院关于动植物学 ...
-
从懵懂到成熟的求索——再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本文导读: 有了清晰和开拓,以往充满屈辱和苦难的中国近代史,读来也就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在第一篇读书笔记中,我首先肯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一大创举.陈旭麓先生创新性地打破了史 ...
-
读史的意义在于懂得谦卑,再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本文导读: 能从历史的阅读中,体会到我们这个民族在阵痛前.阵痛中和阵痛后所有的优良品质,我们也就领悟到了谦卑,这才是读史应有的意义.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遗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较平 ...
-
从科学角度研究朱熹思想始于近代学人
乐爱国 宋代儒者朱熹深入研究过各种自然现象.黄榦<朱先生行状>称朱熹"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淵微".<宋元学案>称朱熹"博极群书,自经史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
秦皇岛市近代工业始于1893年,秦皇岛港在修建和营运过程中,曾经修建了不少建筑,形成了部分工业遗产.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主要包括秦皇岛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南山电厂.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楼.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天津解放北路近代建筑
2014年10月5日.天津解放北路令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特别像小时候居住的上海黄浦区.在天津市区道路中,解放北路算是比较窄的,只能由南向北单行通车.然而,解放北路的历史意义不同寻常,被誉为天津&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