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兰/梦里水乡(外二章)(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梦里

(外二章)

拙兰

无数次梦里相遇,古镇,水乡,小巷,古风悠悠,心念绵绵。雨意缱绻,古韵俨然,撑着小伞,徘徊,云般飘过这梦幻般的水乡。

无数次的相约,和古镇古风,水乡水情,来一次心灵漫溯。我要做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的主人,对于烟波渺渺的古镇,从不是过客,我要荡舟而行,划桨而过。水橹声声,道不尽千般痴迷和眷恋,贪婪地呼吸,把这岸,这房,这自然之色,尽收眼底。这茫,这阔,这氤氲,于我,是梦境的现实,是现实可触及的梦。红尘,风尘,往事,薄情,全失了颜色。痴痴而行,郁郁而过,平添忧怨和寂寞。这是水乡的气质,细腻感怀,温润如玉。

只叹江山如画,却宅在家。思绪已飘向的古城小巷,烟雨朦胧,脚步轻轻,浅吟低唱,似在寻觅一首古曲,一张老照片,一碟旧唱片。清丽婉约的女子,着一袭淡淡墨染旗袍,心事弱弱,娇喘微微,云一般飘过。古城寻梦,陋巷探迹,清酒般的往事,饮下即醉,醒后即忘。

这古镇,任它绿,随它暖;这水乡,苍茫茫,水一方。我是天地的过客,衣袂飘过,不染尘色。人在岸边走,心却洒脱。生活中的苦乐,如果无感,即是冷漠。每一个笑容背后,有坎坷,有苦涩,只是过尽千帆,也便翻过。那朵花儿,那些水波,至少,为你一人开过,漾过。想想这古镇,千年的云烟,晨色,它还在坚守,面露微酡的茶色。

"今夜不陪,人生长逢″,有缘即好。古镇,水乡,是我梦中植下的清荷,亭亭绝色,贮立等我……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给我一间阳光书房。即使不大,当阳光透过,一室芬芳,随思而坐,已随文字奔四方。而且,静心为文,痴迷写作,为汉字的大美而惊叹,然后,做笨拙的搬运工,努力让它有意境,有画面,有韵律。看书的时候,思绪驰骋,随着文字,走入他人的故事,内心,有不一样的体验,而走入另一个别样的经历,红尘,江湖,世界。并陶醉于一室浓郁书香氛围里。

如果可以,给我一处山间小屋。屋外有竹林,青色宜人,幽深洞明,山风吹来,花香隐隐。走出小屋,眼前如诗如画的一幅长卷:山若眉黛,轻雾缭绕,云蜷依依,有农人牵牛而走向田地。身旁小溪潺潺,清澈见底,石头圆溜溜的,走在流水旁,竟似归隐,心愈静,神愈清,还我一世安宁,许我一生平静。放下一切,竟如此脱俗出尘。置身于此,我成了听晨风,赏明月的素心人。无拘无束,所有的喧闹与纷扰,竟似忘了,抛于脑后,生活这般简单美好。山间明月,最是透澈通明,忘了凡间事,凡间人。

如果可以,给我一座风雪小亭。让我于风雪弥漫时,端坐观景。似乎看到古装汉服的红衣女子,小心地走在山路台阶,细嗅梅香;似乎看到长氅戴帽的好汉,着一枝红樱枪,疾走在江湖上,义气担当;似乎看到如妙玉一般的洁士,采雪为本,来年做茶水;似乎看到一群好姐妹,笑意盎然,互相打趣,忙着赏雪意,叙旧事。只作旁观,便已足矣。如果有幽幽古琴声,从上而来,袅袅曲曲,涤去心头尘,凡间繁,那更是美哉。

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暖暖的午后。让我无所思,无所忆,只在躺椅上微眯,打个盹,接受阳光的沐浴,微风的问候。瞌个瓜子,看本闲书,听个小曲,接个电话,轻聊几句,是舒心的懂,是惬意的懒。小碎花或方格的桌布,素素淡淡的小野花,藤做的秋千,上去悠悠荡荡,一段闲时光。不为家事忙,不为孩课奔,不为工作熬,我重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恬淡,安静,悠然时刻。想浪漫的往事,想乡间童年,想曾为农事焦碌。而现在,竟能快活似神仙,轻轻松松的。

“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而我,为寻梦而来,为求静而来,挟山风而来,踏雪而归去。或许是一首歌,一阙词,拨动我心弦,为往事感叹,为未来干杯。而我更希望,日月星辰,改不了我念念不忘的初心,让我能在复杂的世间,保持简单,纯真,清澈,清醒,有益,为善。

此为我,彼为我

在平常如是的生活中,人有两面性,一个是普通的我,安于平凡,一个是想象中的我,自由无拘,略带光泽。有时这两个我同时附身,有时各玩各的,各有其乐。也许是被俗世淹没,自觉泯然众人矣,是此时我;有时觉得心有所求,不甘于此,飞过千重山,寻灵魂归处,似乎是彼时我。

在生活中常常大大咧咧,迷迷糊糊,丢东落西,茫茫然的。也很粗线条,要求不高,笨笨的,觉得是将就附低的。对孩子也是,只要懂生活,知学习,享有普通人的快乐就行了。认真工作,那时较真的有点古板,胆小谨慎,生怕出了岔子,弄出差错。和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相悖,可能对这个职业来说,安全大于天吧。

常常肆无忌惮地说笑,自顾自话;或者没心没肺地忘了伤,惟记得好;只有提笔时,开始一反常态地细腻,善感,注入几分情愫,变得柔情似水。似乎不再是野外的风之粗犷,不再是放得下的不思过往,记忆也敏锐起来,能忆起经年的点点滴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声朗笑,一声悲叹。也许挽住了岁月的手,号住了时光的脉,捕捉住了流水的光,把握住不可捉摸的运。

又能怎样呢?平凡了多年,又将继续普通,小人物的悲喜只在自己的情绪里起波澜,外界是懒得看,或是已漠然,蔑视,不足为外人道也。心里的灵动,只藏在一枝春,一江夏,一叶秋,一片冬里了。这种一时的感悟,一阵的悸动,又能掀起什么浪花,引发什么潮声?只有自赏自得,或展示于懂的人。只想说泥巴里也会开出花朵,浊浪里也翻过小清新,荒郊外也有不俗的草本,庄稼地里也沉埋着千年的历史足音。

不敢轻视每一个人,都有你不了解的暗香浮动。静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只需多些了解,渐入心境,方知此时我非彼时我,都有过人之处,只不过有的绽放于明亮处,有的露颜于暗夜中,含苞的,盛放的,凋零的,甘为叶子的,都是一样的青春,都是一样的度过。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不是每一种宝物都会闪光,不是每一份笑容都不苦涩,不是每一回努力都会成功。

轻松地放下,淡淡地笑着,傻傻地求真,细细地研磨,不辜负这如花如画,如诗如歌的多彩世界,多元内心。不管此时我,彼时我,只希望不管是游走在阡陌,奔波于江湖,安然于文字,素颜对山河,都能揣着梦,吟着歌,读着诗,念着真,守着寂寞,如同不曾放弃,不敢无视的飘过的创意和灵感。

叩响你的门楣,俯首在窗棂,静静地等待回响。墙角伸出的一枝绿晓得我的心事,知道我为了春天春意春暖,已等太久。我还要带着执念等下去。虽然你在门里,但门外的我不是客人,而本来,始终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有我不曾说的故事,有我牵挂的人儿,有我思念的文字,有我钟情的一切。它不是因为你懂或不懂而存在,它一直在这里。

作者简介

杨会娟,笔名拙兰,河南洛阳人。业余喜欢码字读书,作品见诸于纸刊,微信公众号。生活简单随意,内心自由丰盈。只是想,有人可伴,有书可读,有荫可蔽,有暖可取,人生足矣。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周一至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琳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悦读时代杂志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

相遇相知

将普通的茶事,升格成为一种美妙的养生文化

华莱视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