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可能改变未来的青年科学家聚会
相关推荐
-
青年学者为什么一定要关注交叉学科?
图片来源:Pixabay 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将自然划进了不同学科系统的"疆域":而当更加深刻的科学问题出现时,单一的学科系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如今,交叉学科的发展 ...
-
3岁的“科学探索奖”给年轻科学家带来了什么?
作者 | 郁竹 30岁的黄芊芊站在"科学探索奖"的领奖台上,一身银灰色西装,举止落落大方. 这位有"芯片女神"之称的青年科学家,16岁考上北京大学,29岁当上北 ...
-
学科交叉如何做,创新痛点怎样解决……院士、青年科学家跨界“群聊”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袁斯茹 8月1日,在首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李培根.潘建伟.邬贺铨.汤超等院士与刘颖.吴华强.陈玲玲.陈宇翱.李铁风等"科学探索奖&qu ...
-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学科融合“令人兴奋”
作者 | 姚期智 我分享一点关于科学创新的想法. 首先,谈一谈学科融合. 近年来我们谈到很多学科交叉,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新领域产生. 其实,这背后有一个更深层的趋势,那就是不同的学科正在慢慢融合. ...
-
学科建设 | 十字路口的统计学: 谁在应对挑战?
编者按 最近国内统计学届召开多次学科建设相关会议,故重发本报告作为一种思路参考.本报告讨论了统计学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由"统计和数据科学的作用/价值"."科学和社会应用中 ...
-
未来科技发展面临哪些瓶颈?世界顶尖科学家们这样说……
◎ 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10月30日-11月1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近几年全球科技公司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量子信息等科学领域的无穷魅力和美好前景而折服.但是在科学家眼里,目 ...
-
青年科学家张浩千:未来10年的天工开物会是什么?
"所有我们看到的.穿的.手里拿着的,所有材料都是在30年前发明的,也就是说过去30年间我们没有创造新的东西."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张浩千,青年科学家.生物技术创业者, ...
-
10位青年科学家各获百万大奖,3位清华人,1位女科学家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揭晓,获奖者一共有10名: 梁文华.杨诗武.赵保丹.聂礼强.姜宇.冷静文.何向南.杜子东.邓岳和黄高. 达摩院是阿里巴巴的研究院,2017年成立,主要研究基础科学.前沿科 ...
-
梁冬 | 改变命运要从改变你的环境开始,但改变未来的深远影响未必是你现在能够理解的
本 期 导 读 你接受宿命吗?如果不,你将怎样改变?(本文内容节选自<梁注庄子>).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 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 ...
-
青年科学家探讨科教合作与生物健康农业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5-14 08:54 X 研讨会在杨凌举行 学者作主旨报告 5月12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丝绸之路(杨凌)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山仑院士工作站和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丝路 ...
-
青年科学家:“取得一点进步 就很有获得感”
2021-04-26 09:50 跨界自学,将编程计算技术融入传统生物学研究:从头做起,组建多学科团队--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彭广敦看来,做科研最快乐的地方,就是取得一点进步,就很有 ...
-
中科院院士张旭:要“杀死”青年科学家,就把课题全给他并给他很多经费
第一财经 2021/04/08 09:45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也将进一步扩大投入. 但是,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家张旭近日在 ...
-
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脑研究重大进展,脑电波预测行为!专家:超声波治疗已在路上丨对话青年科学家
人类在脑研究上又有新进展!近日,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在脑电波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在国际顶刊<神经元>刊发了相关论文.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神经元>) 在实践中,功能性超声波治疗 ...
-
张旭院士:要“杀死”青年科学家,就把课题全给他并给他很多经费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金叶子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也将进一步扩大投入. 但是,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家张旭近日在录制第一财经& ...
-
她28岁成为北大博导,上榜世界青年科学家榜单,又获300万大奖!
2019年11月2日,第一届"科学探索奖"举行了颁奖仪式,50名在国内工作的科学家,分享1.5亿元奖金,吸引了无数目光.在获奖的50位科学家中,只有有4位女性,其中一位颜值超高的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