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劝仁轨(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六)
相关推荐
-
轻松读史之——大唐三百年(300)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92) 第一个提出'吕后'问题的,是刘仁轨.中宗刚刚被废时,武则天写信给留守长安的刘仁轨,让他安心镇守关中. '仁轨复上疏辞以衰老,请罢居守之任,因陈吕后祸败之事,以 ...
-
武则天称帝前,千方百计稳住这个老臣,一直等到他去世后才篡唐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的一生中,有过太多的传奇.从唐太宗时不得志的嫔妃,到高宗时并驾齐驱的皇后,从扶持两个傀儡皇帝,到最后大权独揽干脆取而代之,她留下了太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一个女 ...
-
唐高宗、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违反国法上演“英雄救美”,御史为何敢于出面弹劾?
英雄救美 656年,唐高宗.武则天夫妇的宠臣李义府看上了美艳女子淳于氏,但她因犯案被囚在大理寺狱中.李义府果断"英雄救美",勒令大理寺丞毕正义判决淳于氏无罪释放,并准备把她接到家中 ...
-
武则天故意错杀吹牛的姜嗣宗,她的真实内心动机是什么?
下面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答. 武则天联手前任宰相刘仁轨,共同设计以莫须有的罪名,错杀了一个五品官员.如果我们认真仔细的研究这件事,就会发现:其中的权谋算计,确实令人难以想象. 嗣圣元年(684 ...
-
心腹大臣出差,带回一封信,武则天看后立即说:这是你的催命符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这份职业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皇帝的龙椅是所有人眼红的位置.男人要当上皇帝,成为九五之尊,也极为不易,更何况身为女人的武则天.她能站在最高之处,让须眉男儿跪地听命,绝对是个狠角色,也历 ...
-
刘仁轨求见李治,见武则天卧室内挂满了镜子,一句话道出皇帝结局
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有过很多大作为和名言,他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 ...
-
为何吕雉死后,吕家覆灭,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相安无事呢?
为何吕雉死后,吕家覆灭,而武则天死后,武家却相安无事呢?
-
刘仁轨:武则天最忌惮的人,一场大战,让日本上千年不敢觊觎中国
公元663年,在朝鲜锦江入海口处(当时叫白江口),唐朝将领刘仁轨,率领大唐海军,和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后世史称白江口之战. 在这场大战当中,尽管日军数量数倍于唐军,但最后还是被唐军打得大败 ...
-
武则天再立新君(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五)
中宗即位后,立自己的太子妃韦氏为皇后,皇后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升为豫州刺史. 岳父当了州刺史仍不满意,中宗还打算将老丈人调到中枢,任命为侍中,又打算授给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辅政大臣裴炎坚决不同意,中宗 ...
-
酷吏杂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六)
左肃政大夫.同平章事骞味道一贯不把殿中侍御史周矩放在眼里,并多次数落说他不会办事.这时恰好有人罗织罪名告发骞味道,武太后命周矩负责审讯.周矩对骞味道说:"你经常责备我不会办理,今天我就按你的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反易刚柔,故山变为灾(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四)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向朝廷报告,说新丰县东南有座山从地下踊出.朝廷于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各地方都上表祝贺.江陵人俞文俊不以为然,他上书说道:"天气不和寒和暑就会并行,人气不和肉瘤就会滋生, ...
-
怀义和尚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三)
垂拱二年六月辛未(初三),朝廷任命苏良嗣为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待价为右相. 有一次,苏良嗣和怀义和尚在朝堂相遇,怀义对其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令随从拽住他,打了他几十下耳光.怀义赶紧跑去向太后告状 ...
-
男宠怀义和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一)
武则天重修了原来的白马寺,派怀义和尚为该寺的住持.怀义是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前在洛阳街市卖药,因千金公主的关系进宫,并得到太后的宠幸.武则天想让冯小宝自由出入宫禁,便命他剃度为僧,大号怀义.又考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
裴炎入狱后,郎将姜嗣宗从洛阳出发,出使长安.到了长安,刘仁轨问他东都洛阳的事情.姜嗣宗自夸道:"我很久之前就发觉裴炎有点反常了.(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又问:" ...
-
李孝逸平定徐敬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九)
李敬业起兵后,谋士魏思温劝道:"您以恢复李唐天下为口号,就应当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前进,直奔东都洛阳,如此则天下人都知道您是志在勤王的,全国百姓就会四起响应.(明公以匡复为辞,宜帅大众鼓行而进 ...
-
裴炎之死(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八)
武承嗣请太后追封她的先祖为王,并建立武氏七代祖先的宗庙,武则天同意了.裴炎进劝谏道:"太后是母临天下,对外应当展现自己最大的公心,不可偏私于自己的亲族.您没见吕氏的前车之鉴吗!(太后母临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