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181)宦官可得养承袭爵位
相关推荐
-
《东汉趣事》之十六:杨震以死斗宦官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冬,十月,杨震任太尉.大鸿胪耿宝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说:''李常侍是皇上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旨意.''杨震说:"如果朝廷要叫三公府征 ...
-
李固之死:梁冀为何非要杀他?他的案子为什么牵动着天下人的心?
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三月,乌云笼罩着洛阳城. 窃据朝廷权柄的大将军梁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前太尉李固逮捕,打入大牢.一时,京师大哗,群情愤慨.一个名叫王调的青年,头戴双枷,跪在宫门前为李固上书喊冤 ...
-
荀彧的一位儿子,辅佐司马懿父子,成为西晋开国功臣
在汉末三国时期,荀彧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谋士.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篡夺大 ...
-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都是谁榜上有名?
历朝历代有忠臣就有奸臣,有的明君亲贤臣,有的昏君亲小人,朝代的兴衰除了统治者的作为之外,也离不开朝臣的影响.如果一代帝王眼光不行,一朝堂大半都是奸臣,那他的统治也距离终结不远了. 在中国古代也有出现过 ...
-
读通鉴(195)宦官的翻身
读通鉴(195)第三次宦官革命 注:一个时代出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精英出了问题,精英们互相扯皮,就会出来很多的野心家. 宦官们本来属于底层的奴隶,但是他们慢慢掌握了皇帝这个工具,第一次帮顺帝复位成功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通鉴(147)假装很忙
读通鉴(147)大家都在虚张声势 解读:博弈论说,很多时候博弈中却并不是全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当下最优,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介意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更不会在意对一部分人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