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拉扯“莫捉急”

  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抢跑可能会用力过猛,慢跑或许才耐力持久。急功近利地催孩子这快那快,不给或少给孩子自我探索和自由体验的机会,这样的“快养”只会适得其反,甚至扼杀孩子天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易烦躁、耐性差,直至逆返成性。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不能预测孩子未来到底会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能替他们做人生的决定。我们应调整心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不急于求成追求孩子在某个阶段的成绩,不以当下的表现来评判他们的一生。

  总之,正确引导、对症下药,比催促和责备更有效。孩子的磨蹭,如果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字,设定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到底有多长。如果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小脑袋瓜里有个规划,到家后先不急于写作业,而是把吃饭、喝水、尝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再开始专注于写作业,效果往往不错。

  几段结语,或许称不上是收笔的反思。但在育儿的路上,我们家长都是学生,我们都应当若即若离不紧不慢地循着孩子成长的足迹,跟着他们一起看世界、共成长。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任何事物发生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儿,越急越没效果。慢慢教导是一种圆满的修养,慢慢成长是一种美丽的体验。

  慢慢育儿莫捉急,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明天,一起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