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天水讼卦——生存竞争

讼卦的卦画结构是下面一个三爻的坎卦,上面一个三爻的乾卦,传统称作坎下乾上,天水讼。

《序卦》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意为,饮食必然会产生争讼,所以在表示饮食的需卦之后,接着是讼卦。

这句话今人不大容易理解,应当联系上古的物质条件。

饮食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

这个条件对今人来说比较容易满足,但上古物质不丰富,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这就要争夺;争夺起来就要打官司,讼是争讼、打官司的诉讼。

《杂卦》说:“讼,不亲也。”

意为讼卦是人与人之间不相亲爱、亲近。

还是指争讼、打官司。

《序卦》与《杂卦》对卦名讼的解释比较一致。

讼是需的覆卦,即需倒过来看就是讼卦。

需卦从大壮变化而来,讼卦则是从大壮的覆卦遁变来。

彖辞说“刚来而得中”,提示了这种变化运动。

虞翻说:“邀三之二也。”

意为,遁卦的三爻与二爻交换了爻位。

即:遁三爻与二爻两爻交换位置,变讼。

从九二这一爻位置的推移上看,就是“刚来而得中”。

有人只相信《系辞传》提到的乾坤生六子,六子重叠为六十四卦;不承认乾坤变化为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变为六十四卦,所以总是不能自圆其说。

对彖辞中讲到的“小往大来”(泰)、“刚来而下柔”(随)、“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贵)、“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无妄)、“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涣)等多处提示,视而不见,实在不足取法。

其实彖辞解《易》,比《系辞传》更直接,更具权威性。

《系辞传》的主题是揭示易理,对《周易》的常识言之甚少,从彖辞中分析卦爻的变化不能忽视。

所以分析讼卦,一定要注意它与遁卦、需卦的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