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搞错的科举考试误区,唐代与明清的进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相关推荐
-
古代选拔人才是怎样进行的?
现如今春光明媚,六月的脚步是愈发的近了.六月里的高考啊,一年一度,举国关注.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火力点.查看阅卷结果,每年都会有一些满分和零分之作出现,就像古代科举放榜一般,锦绣文章 ...
-
孔子三十一代传人编写唐代科举考试教科书,他的理论影响中国几百年
孔子第三十一世孙编著了唐代标准教科书,其中一部成为当时<周易>教学的标准,影响后世上千年. 这个人就是孔颖达,他的编著的这部书就是<周易正义>. 孔颖达自幼聪明好学,他才华出众 ...
-
紫雨轩书话:宋代与清代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
2021年5月6日 [书事](1)下午3:09-4:26分,我在县新华书店续读<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所读为第六章<两度故乡行>(P111-P134页),本章 ...
-
你想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是什么吗?清代最后一届科考试题
古代科举考试一共考三场,每一场考三天.无论乡试.会试都是这样,可以说比现在的高考更烧脑,有的考生考完就晕倒了:但一旦考上就咸鱼翻身了,朝廷直接分配工作,而不像现在的高考考上才能读.下面是清朝最后一界科 ...
-
明朝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看完殿试全过程,不由感慨伙食真好
综述 殿试作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担任殿试主考官,其结果决定了考生排名. 通过殿试者直接由皇帝赐进士出身,选拔的是明代政治核心圈高级官僚群体的后备人才.因此,殿试在明代的取士链条中,具有极其 ...
-
才学八斗的诗仙李白为什么不去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关于诗仙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 曾祖父 ,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 上世纪9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考古 ...
-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 ...
-
古人科举考试中了探花 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
2021年04月26日 14:11:48 来源:武品文史 1人参与1评论 引读:所谓的状元,就是能在殿试上获得第一名的人.因此状元之名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头衔.获得后就意味着自己和家族可以一飞 ...
-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
科举考试趣事多,制度虽严,但考官不看姓名也能知道考卷是谁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把做官当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当官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跃升,还能拿到优厚的俸禄和其他各色收入,过上锦衣玉食的体面生活,所以对中国古代读书人来说,天下第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