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阳微阴弦 瓜蒌薤白

(0)

相关推荐

  • 【新提醒】一例典型的胸痹医案

     2021年06月26日    张某    女    65岁    初诊 患者自诉近半月来因亲人逝世后而诱发心前区隐痛,呈阵发性,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左侧小指处.时有胸闷感,稍活动则汗出.夜半时偶有胃脘 ...

  • 扶阳法在胸痹证治疗中的体现

    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即心主神明:心合脉.充脉,主血,部于表,华于面,即心主血脉. 关于胸痹的成因<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气化推动不力,导致痰浊.瘀血堆积而 ...

  • 系统辨证 准确施治

    阳微阴弦 瓜蒌薤白 □毛德西 瓜蒌薤白剂是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是目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主要方药.经过多年对瓜蒌薤白剂的学习 ...

  • 阳微阴弦瓜蒌薤白

          瓜蒌薤白剂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是目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主要方药.经过多年对瓜蒌薤白剂的学习与应用,笔者有所体会 ...

  • 『古方新解』“阳道实,阴道虚”解释有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青山 □曹青山 杜丽荣 连云港市中医院 "阳道实,阴道虚"出自<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 ...

  • 『古方新解』阴在下 阳之守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黄帝 ...

  • 『古方新解』虚劳证阳亢阴亏

    虚劳证阳亢阴亏 [病者] 天津张媪,年九十二岁. [病名] 上焦烦热病. [病因] 平素身体康强,所禀元阳独旺,是以能享高年.至八旬后阴分浸衰,阳分偏盛,胸间恒觉烦热,延医服药多用滋阴之品始愈.迨至年 ...

  • 『古方新解』发汗不彻转阳明

    <伤寒论>185条云:"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对于"发其汗,汗先出不 ...

  •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理阴煎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乾坤思维,亦即阴阳思维. 中医学的最基本思维方式也是阴阳思维.阴阳相随,不离不弃.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无阴即无所谓阳,无阳也即无所谓阴. 明代医家张景岳熟谙这种思维方式. ...

  •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医生教你天地阴阳养生之道!

    #2021春节医路守护##非常病例# 前段时间的一位妇人年73岁,突发心痛,呼吸困难,短气5天,发作时心痛放射到后背肩胛骨.后颈项和喉咙,持续5-10分钟,神清,无头晕.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等,深呼吸后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