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理中丸与理阴煎

(0)

相关推荐

  • 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202期

    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202期 原创 顾忞珲 石云 DrShiyun 昨天 收录于话题 #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 203个 [一药] 三棱 <药性赋·平性>云: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 ...

  • 方剂学温中祛寒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理中丸 <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g)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看理中丸中是否可以加用茯苓?可不可以用茯苓来代替白术? 我们知道茯苓是健脾利水的,而理中丸从内伤的角度来说,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等量)是治疗脾胃虚寒的,脾胃虚寒的患者需要健脾,脾胃 ...

  • 【每日一药】羊肉

    今天 味甘,性热: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 牛科动物·山羊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不同,万物皆然,譬如羊肉,其性大热,患实热病时不宜吃羊肉,会导致热上加热:如果孕妇本不虚寒,吃羊肉过多,也可能令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六)临证谈理中丸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里有这么一桩医案:某,脉沉微,下痢红紫黑,舌苔粉白,并不渴饮,此太阴脾营虚寒也. 仿理阴煎. 当归头.白芍.炮姜.炙甘草.茯苓.益智. 在上一节(三五节)尤在泾的医 ...

  •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小建中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谈到"太阴脾营虚寒",想到了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同治中焦虚寒,都用到了辛甘化阳法.但小建中汤中尚有酸甘化阴法,适用于中焦阳虚伴有阴虚者. ...

  • 『古方新解』理中丸加减治疗“寒中”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中,有"初为热中,末传寒中"之说,李东垣对"热中"论述多而对"寒中&qu ...

  • 『古方新解』理中丸加减治胸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quo ...

  • 『古方新解』理中丸加减治疗痞满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治疗中焦虚寒而兼有气滞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有两方:一方是治中汤,即理中丸加青皮.陈皮:一方是枳实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实.茯苓. "治中汤 ...

  •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腹满,为何去术?为何加附?似不易理解.但后世确有理中丸加附子一方,即附子理 ...

  • 『古方新解』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 <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痹,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 吴鞠通 ...

  • 『古方新解』阳微阴弦 瓜蒌薤白

    瓜蒌薤白剂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是目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主要方药.经过多年对瓜蒌薤白剂的学习与应用,笔者有所体会,今述如下, ...

  • 『古方新解』燮理汤与化滞汤治痢疾

    1978年夏天,黑龙江省一林业局子弟中学姚校长患痢疾住院治疗,各种抗生素叠进,止痢药片频服,一周后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每天不停地便出红白相间.鱼冻样便,家属只好把两张床并起来中间留一道缝,让他 ...

  • 『古方新解』阴在下 阳之守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黄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