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伤寒论》第214条大小承气之辨

(0)

相关推荐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抓三承气汤主证

    阳明病,脉实,虽汗出,而不恶热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梗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 ...

  • 大便不通门(附:硬难)

    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者,走马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大承气汤.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同方.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 ...

  • 【学术】冯世纶:用《内经》解释《伤寒论》是牵强的,医经和经方是两大理论体系

    本文作者: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通过不断的学习<伤寒论>和<内经>,在困惑中终于体悟到,用<内经>解释<伤寒论>是牵强的,医经和经方自古即是两大理论体系 ...

  • 《伤寒论》是怎样撰成?冯世纶揭秘《汤液经法》与《伤寒论》密缘

    <汤液经法图> ​ ​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 ...

  • 现在解释《伤寒论》分两派,一派是刘渡舟郝万山,另一派是胡希恕冯世纶,哪派对呀?请指教?

    我只读伤寒悬解,治感冒用伤寒,包括新冠肺,就是个流感,宣肺解表扶正祛邪而已.治内伤杂病用四圣心源和金匮,四圣心源把医理讲清楚了.刘渡舟和胡希恕两位老师的伤寒我读过几页,实在读不下去就束之高阁了.黄煌老 ...

  • 冯世纶教授: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

    2009年4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几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很多中医界人士在问道<伤寒论>,但许多人只是登堂,却不能入室,其原因很多.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主任医师认为,<伤寒论 ...

  • 11则经方临证实录~冯世纶(重点是作者体会处)

    一.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 ...

  • 冯世纶:生石膏解疑

    生石膏解疑 一次一个颌下淋巴肿大的患者,胡老给予了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学生不解其意问道:"该患者无口渴为什么加生石膏啊?"因诊务忙,胡老只是说:"这里的生石膏不但起清热作用 ...

  • 冯世纶教授:治疗口腔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经验

    冯世纶教授 经方泰斗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治疗口舌糜烂的经验 " 上热下寒为病本 苦辛开降除其根 " 一般老百姓都会把口舌生疮,口腔糜烂都称为上火,而一些医书也多认为是上热或者湿热 ...

  • 【冯世纶】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

    <伤寒论>第38条: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其误用常有过汗亡阳之虞,后果十分严重 ...

  • 【新提醒】冯世纶老师治疗尿道涩痛案

    导读:临床上遇到尿路刺激征,不知道大家会做何处方,想大家学的内容不同可能处方也不尽相同:时方从脏腑入手辨证为湿热下注或处八正散的或者导赤散加减的,经方辨证为阳明太阴合病可处以猪苓汤,但是如果一味地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