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六盘山发生一桩悬案,300名红军离奇死亡,54年后死因揭晓
毛主席一生写过许多诗词,他的诗词常常与革命胜利的进程相连,其中有一首叫《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在红军长征即将结束,翻过六盘山的时候写的。六盘山是红军翻过的最后一座大山,所以站在六盘山山顶,难免让人产生山高人为峰的豪情。
1935年,毛主席站在六盘山顶,写出那首《清平乐 六盘山》的时候可谓是豪情万丈。
让毛主席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几天之后,会发生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让他的情绪从喜悦转为愤怒。
为了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毛主席连下四道命令,还让周恩来,彭德怀也参与其中,可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得到答案。
直到1989年,毛主席已经过世十多年之后,当年的迷雾才逐渐被世人揭开。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主席下了四道命令呢?事情的真相又为何迟到了54年呢?

一、三百名战士离奇死亡,毛主席连下四道命令追查真凶
事情还得从六盘山下的一个小镇说起。这个小镇叫耿湾镇,当时翻过六盘山的红军有一部分就驻扎在这里。有一天早上,部队领导在集合队伍的时候发现少了许多人。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这些战士都是久经考验的,不会无缘无故失踪。
于是,领导连忙命令士兵去寻找。结果还真找到了,这些士兵正抱着枪,睡大觉呢。领导心中觉得不妙,因为部队纪律严明,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是早起行军,根本就不可能有睡懒觉的事情发生,况且现在已经不早了。
怀着疑惑的心情,领导走近一看,这些士兵依然是酣睡的模样,好像对他的到来没有察觉。领导将他们轻轻一推,他们就栽倒在地了。原来,他们早已没有了呼吸。

领导心中是又惊又怒,马上找来站岗的士兵,问他们怎么回事。但站岗的士兵都回答,昨晚一切正常,没有敌人来袭,而且连打斗的声音都没有传出来。
领导仔细观察了一下,无故死亡的士兵多达三百多名,身上都没有任何伤痕,表情平静,就像睡着了一样,看起来站岗的士兵没有说谎。这让领导觉得十分棘手,没有办法,就给了毛主席打了加急报告,说了这件事情。
收到报告的毛主席非常愤怒,他立即下令:彻查。
这是毛主席发出的第一道命令。
毛主席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红军从江西出发,到了这里就只剩七千多人,可以说十多个人才留下了一个。如果说长征是一个熔炉,那么这些人就是熔炉里炼出来的金丹。他们的革命信念的顽强,政治信仰的坚定,作战和工作能力,都是个顶个的。长征结束的之后,把他们派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工作,都是让人放心的。
可现在胜利在即,却一下子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三百多人,实在可惜呀。
得到毛主席的命令后,耿湾镇的部队马上开始了侦查。方向无非两个,外敌或者内鬼。

先说外敌,部队一到耿湾镇,就对当地进行了监视,如果敌人有所动静,应该会有所察觉。所以单纯的外敌可能性很小。
那就只剩下内鬼了。可不管怎么审问调查,都没有收获。
几天下来,案件没有任何进展,不管是内鬼还是外敌都没有找到。
恰在此时,追兵又蜂拥而至。
于是,红军只能放下没有了结的案情,草草安葬了这三百多名战士,其余的大部队又匆匆上路了。

但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三百多战士的生命在他心中就是一个结。10月16日,毛主席到达了木瓜城。安定下来后,他马上致电彭德怀,他说出了他的怀疑:如果没有特务破坏和内部投毒,那么就只能是食物出了问题。而现在,随着局势的好转,大家都应该注意饮食卫生。毛主席要求告诫部队领导,让士兵不要饮生水,吃生食,部队后勤也要做好卫生工作,千万不要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这是毛主席下的第二道命令。

彭德怀严格执行了毛主席的命令。他召集部队指战员,向大家传达了毛主席的命令,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如若违反,按违纪处理。
然而,饮食问题,仅仅是猜测,真正的原因依然在云雾里。毛主席到了陕北后,他又派出专人组成小组,去调查侦破。

这是毛主席为这件事情发出的第三道命令。
但当时都没有找到原因,时过境迁,要调查取证谈何容易?专案组在耿湾镇走访了几个月,依然是毫无头绪。
就这样,三百多战士集体死亡事件成为了一桩悬案。
但此后毛主席一想到这三百多无缘无故失去的生命,就非常痛心。思来想去,他总担心是当时的调查人员遗漏了什么关键信息。于是,毛主席又找来周恩来,要求他亲自对这个案件进行调查。
要知道,周恩来向来工作严谨,毛主席对他是极度信任的。

这是毛主席关于这个案件的第四道命令,也是最后一道。
周恩来的确非常严谨。他不仅调出了当时的卷宗,而且对全国的特务、间谍案件都进行了筛查,其工作之认真,实在超乎想象。
但就是这样,还是没有找到这件事情的蛛丝马迹。
二、两名工程师联手追“凶”
就这样,三百多名战士离奇死亡的案件被陈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有一天,耿湾镇迎来了另外一支部队。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支部队,会解开这个沉睡几十年的秘密。
这支部队到达耿湾镇的时候,是1989年,这时距离三百多战士离开的日子已经过去54年了。
这个部队里有两个工程师,分别叫王学印和王森林。他们很快在当地听说了54年前的那桩“悬案”。为了揭开这个数十年的谜团,两位工程师开始了漫长的破案之旅。
说漫长是一点也没有夸张的,为了彻底搞清楚这个事情,两个工程师整整忙活了三年。
他们先是找到当地的群众,尽量复原当时的情况。由于五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亲历者已经去世,剩下的人也只能描述零星的片段。王学印和王森林把这些片段一点点地拼凑起来,终于大概确定了三百多将士当时驻扎的位置。然后他们把周围所有的泉水都取样分析,终于发现了端倪。

当他们到达一处泉水取样的时候,闻到了空气中一股刺鼻的味道。这种味道来自于一种剧毒气体——氰气。
也许一般的人对氰气不是很了解,但对氰化物应该非常熟悉。许多小说的投毒案件里都有它的身影。
就是在现实中,它也是许多名人自杀时的首选:比如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开创者就是用浸过氰化物的苹果自杀的。

氰化物的毒性到底有多强呢?一个简单的对比就能说明: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里,砒霜往往是毒药的代名词。但氰化物的毒性远超砒霜。砒霜中毒大约需1小时方才出现症状,且要等到数小时后甚至次日才会死亡。而大量的氰化物在一两分钟内就可能要人性命。也就是俗称的“闪电式死亡”。
三、科学手段揭开历史谜案
氰化物如此厉害,那害死三百多将士的就是氰化物吗?王学印和王森林嗅到了空气中的氰气,如果氰气是致命的,那这两个工程师会不会也出问题?再推而远之,这附近的村民又是如何活下来的呢?

事实上,两个工程师从布满氰气的泉水中安然无恙地回去了。附近的村民常年生活于此,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所以,空气中的氰气肯定不是罪魁祸首。
那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其实王学印和王森林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这个猜测一定要经过印证才能说出来。

他们的猜测是这样的:
在取样的现场,他们不仅嗅到了氰气的味道,而且看见了水中的水泡。这就说明,这些氰气是从水下升上来的。加上这个地区的水质高钾高钠,与氰气发生反应,形成氰化钾、氰化钠,而这两种氰化物都是剧毒。当时那三百多将士,可能正是因为喝了含有剧毒的水,才在睡梦中去世的。
但这依然无法圆满解释,如果这是一个毒泉,那周围的村民为什么没有事?就算这不是他们主要的水源地,偶尔也应该有喝这里的水吧,如果这是一个毒泉,应该早就被人们传开了。
但事实是,红军两次调查,都没有人说这是毒泉。
王学印和王森林的解释是,这是一个毒泉,但不是一直都毒,只是偶尔毒。
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王学印和王森林是这样解释的。
泉水上的氰气是因为水底的地质活动造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地质活动非常活跃的时候,氰气才会冒出来,这里的水才是有毒的。而当地的老百姓,可能很少喝这里的水,就算喝了,也没有碰上地质活跃期,所以没有问题。
而且就算运气非常不好,出了人命,但因为是稀有事件,人们也不会朝水的方向想。
这个解释虽然说得通,但却只是一个猜想,要最终的证实,还需要很多的科学数据。

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王学印和王森林三年来不停往返于银川和六盘山,把当地的水文地质数据都拿来分析,终于完美地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结语:
谜底终于揭开,生者明白了,牺牲的三百多战士也可以安息了。
而始终没有得到答案的毛主席,也已经离开了十多年了。
如今,距离三百多将士牺牲已经过去了86年。在这86年里,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一定是他们愿意看见的。
而这,就是安慰亡灵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