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消失了的黄家花园店铺之十五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天津黄家花园,紧邻五大道,是个有故事有名气的地方。张连起老师以短文的形式记录了这里的市井风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淳朴饱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记录地方风物的散文随笔。因此,本刊将连载张连起作品,供欣赏。
——编者

十五、小酒馆
天津 河子

父亲是老木匠,体力劳动者,会喝酒,但平时不喝,因为家里人口多,喝酒也是挑费。当某天干活太累了,或下班回家有顺口的菜,父亲就会叫我到小酒馆去打零酒。 我拿着小酒壶,出天隆里南口右转,过早点铺、粮店、西安道小百货店、祥记副食店,过了山西路,再过仁义和就到小酒馆了。
五六十年代,黄家花园的小酒馆就在庆华里胡同南口的东侧,酒馆的旁边是家修表铺。酒馆门面很小,靠修表铺是个橱窗,摆着高档瓶装酒,好像有绿签直沽高粱酒,茄子皮色标签的刺五加和青梅,品种不多,仅仅是为陈列。到小酒馆打酒喝酒的人都是要零酒。酒馆的门很窄,屋里地面比外面高,进屋要上两三阶台阶,进到屋里光照不好,黢黑。售酒台子在右手,两个酒坛,坛口上盖着包着红布的坛子盖,两个坛子中间放着一个广口玻璃瓶,里面放着酒提勒,分别是一两、二两、半斤不等。
喝酒的人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喝酒时很少说话,相互聊天的声音也很小。
酒馆里佐酒的吃食是煮果仁、煮毛豆和乌豆之类,很便宜。若是春天,赶上有海货,还供应八两一斤重的海螃蟹,拿洗脸盆装着,叫“烀螃蟹”,好像卖两毛钱一个。一次,我听到一位喝酒的人抱怨说:“掌柜的,这螃蟹可没法吃了,全都是籽,硬得像棒子面饽饽,吃着噎人。”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写这篇小文时,电视台恰巧报道9月份开海捕捞,海产大梭子蟹一公斤260元!
人们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多希望五十年前的物价会回来,多希望没污染的噎人的大海螃蟹会回来!像做梦一样。
嗨,学说书人,拍一下惊堂木:梭子蟹两头尖,皮皮虾两只钳,欲品便宜大螃蟹,不知要等到何年。

河子,本名张连起,黄家花园人,50后,今年七十岁。
儿时对老黄家花园的记忆在心中是无法抹灭的。
今天将记忆中的老店铺以二十四篇短文的形式记录于此,是抒发我们老黄家花园人对他的怀念,把老黄家花园的风俗、市井、门面、情怀留于字间,让后人方便了解老黄家花园点滴旧时的模样。
这是我们黄家花园老人的责任。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李 韵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马骊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