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接力“大涨”,这波能否涨到“18元”,看完你就明白了!

看到猪市十多天的连跌,到震荡,再接连增涨,今天更是出现大面积上涨,猪市行情向好,给养猪人又带来了新的希望,跌了那么长时间,又该“大涨一波”了吧。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养猪人期待着生猪价格能大幅上涨,消费者期待着猪肉价格能再降一降,这自然就是矛盾的,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对于化解这种矛盾的重要因素就是看“供需端”,一个就是生猪的供应端,另一个就是猪肉的消费端。
生猪供应端的越趋向好,复养扩养增加的生猪产能逐渐上市,使相对紧张的生猪市场得到进一步缓解。据统计9月数据显示,我国多地的生猪产能恢复量已经达到2017年的80%以上,而据陕西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生猪存栏已基本恢复到常年(2017年)的水平,可以看出来生猪恢复产能在“加速”向好。
猪肉消费端的情况,想必不说大家也略知一二,通过“中秋+国庆”双节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往年这可是猪肉消费的大热潮,猪市更是在这段时间涨涨涨,而今年却没有如此,由于受消费端的影响,生猪价格是接连下跌,这么大的利好,却是这样的景象,那当下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拿最新的CPI我们可以知道,9月CPI的涨幅也是间隔18个月后再次回到“1时代”,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猪肉价格下滑,在7月份还同比涨幅为85.7%,不过到9月份就跌到了25.5%,可以看到猪肉在影响CPI方面占的权重大幅降低了。
当下有不少人好奇,既然如此,猪价为何反弹上涨了呢?
其实说白了,这次主要是生猪端的供应量有关,因为前期屠宰企业高价收的生猪,又不肯大幅降价出售猪肉,走货有限,导致猪肉消费端持续萎靡不振,同时在节前屠宰企业又提前在库存中备了一些猪肉,准备在节日期间销售,但走货不及预期,只好一边少卖高价猪肉降库存,另一边就是接连打压生猪价,从而实现利润更大化。
归根结底,是屠宰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屠宰运转,每天需要一定量的生猪,而养殖端对于接连低价卖猪很是不爽,造成养猪人惜售情绪比较严重,或者一些大猪牛猪已出售,圈舍中的中大猪,也不急着快出栏,当屠企收不足生猪时,为了维持屠宰正常运转,自然也就提价收猪了。
眼下可以说是北方集体领涨,南方伴随跟涨,主要是屠宰企业生猪收购端出现一定的难度,从而才提价上涨,但是我们观察下消费端,依然不太理想,这就导致后市想连续上涨不太容易,因为缺乏“后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消费终端支撑,猪价即使想涨,也难以为继。
综上所述,在没有利好因素的大背景下,这波猪价不会涨太长时间,只是短暂的震荡调整,结合生猪供应端与消费端的情况,多地生猪价格会维持在14~16元/斤,进而想再涨到18元/斤也是难以实现的,近3~5天内,圈舍有适重大猪可出栏的,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妨逢高出栏。
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压栏“盼大涨”,想做“二次育肥”更要多慎重,因为此时非彼时了,当前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往年的80%,猪价却高出近5成,并且高价猪肉使消费端缩减30%左右,极不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没有别的“大影响”,这波涨势结束后,猪价将大概率呈现偏弱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