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精神
相关推荐
-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记忆——院校红色记忆大讲堂第十讲开讲
红色基因既书写在革命文献和歌谣中,也存在于革命者及其后辈鲜活的记忆中.26日上午,院校红色记忆大讲堂第十讲开讲.本次讲堂邀请了刘忠将军之女刘蒨女士作题为<长征先锋中的先锋--我的父亲刘忠中将&g ...
-
百年革命精神的精髓要义及当代弘扬
□李太淼 学习革命精神.赓续精神血脉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
-
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的赋予 ...
-
朱德上课风趣幽默,唯独妻子不笑引众人疑惑,答案让人哭笑不得
一.中共迁往延安 1937年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保安召开,毛主席出席并讲话.会议讨论了蒋介石回南京后的严峻局势,确定了继续联蒋抗日的方针.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随中共中央机关由保安 ...
-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5月31日)写作素材必备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5月31日)写作素材必备
-
永远的怀念一一父亲的"大学"
原创:陈斌 军旅警营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决定抽调陕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部分等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进敌后就地培养干部.193 ...
-
杨靖宇妻子至死都不知丈夫牺牲!那时他们的爱情看哭网友……
在杨靖宇领导农民武装斗争期间,妻子郭莲带家人东躲西藏.郭莲将杨靖宇的照片缝进女儿棉袄,嘱咐儿女长大后一定要找到父亲.1944年,郭莲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始终坚强不屈,出狱不久便病重去世.她至死都不知日 ...
-
抗大的崇高精神:牺牲自己、无私奉献
作者:刘松柏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路军研究会抗大分会组织抗大后代,追逐父辈当年的革命足迹,感受革命前辈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我荣幸地参加 ...
-
垂直媒体永远不会消亡,但需专注的精神
巨型传媒集团争抢新媒体Vice,包括传媒界的大人物默多克(Rupert Murdoch).过去,热门的数字媒体公司与大型媒体集团进行的谈判,结局通常不怎么美妙.2005年新闻集团曾以5.8亿美元收购M ...
-
从五代到宋元中国画的水墨精神
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 "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 ...
-
华人社会永恒不灭的精神图腾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有幅对联:"三教尽皈依,仰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下朗:九州隆享祀,祝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行." 这幅对联称颂关帝在华人社会所具有的崇高且广泛的影响力. 上联写关帝 ...
-
【军旅抒怀】杨天吉||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杨天吉 梨花雨王倩作家说:"杨指导员真的让人佩服!他们那个时代,优秀的人基本上进了部队.能够在优秀的人堆里拼出来提干的人,更是优秀.通过与咱们团长接触,我得出一个结论:能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明代奇案:女儿身亡,父亲疑心鸣冤,一场翁媳精神之恋,酿出悲剧
永乐四年(1405年)七月间,一男子骑着快马,行色匆匆地来到洛阳县城东李家坡的李秀才家,报来一不幸的消息.李秀才的女儿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尸体不宜在家中存放,诗晴的丈夫李秀才本就非常生气,王家态度又如 ...
-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极 简 用肚子吃饭求温饱, 用嘴巴吃饭讲享受, 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能吃能喝不健康, 会吃会喝才健康, 胡吃胡喝要遭殃. 研究表明,在人类的长寿要素中,"饿",也是一种养生法,不仅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