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一首经典的送别诗,通篇写得非常巧妙,成为送别名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写得出神入化,由于在边境生活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对于那里的风土人情非常的熟悉,创作这一类题材时,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其实除了边塞诗,王昌龄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送别诗,特别是那首《送柴侍御》,写得很巧妙,同时也非常的深情,尤其是最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体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古人在送别朋友时往往很悲观,毕竟当时交通落后,人们出行主要还是依靠步行和马匹,出门就成了一件头等大事,有的时候在路上,可能要耽搁几个月,甚至是几年,这种长途的旅行,使得路上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以至于许多人在送别时都非常的伤感。可是王昌龄却不一样,则是告诉了世人,两地的青山同承一片云彩,其实是在同一个地方,同样可以看到那一轮明月,这样的话又何曾是两乡呢?

王昌龄的送别诗给人安慰的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正能量,读来让人倍感温馨。只有另外的几首送别诗,才稍稍流露出了一种无奈,譬如这首《送魏二》,其表现手法又与那首《送柴侍御》不太一样,更多的是强调离别之苦,所以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是却同样尽显温情,有着诗人对于好友的安慰,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魏二是诗人的好友,并不是真名,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大概是一位魏的人,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诗人称他为魏二。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通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前面的两句中写景,然后转到结尾又是写情,情景交融的描写,让全诗意境高远,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一片深情,还有对于好友的怀念。

如果说《送柴侍御》这首诗是安慰好友的话,那么这首《送魏二》,则是最能够体现出诗人的一片深情,还有对于好友的怀念,从开篇就已经感受到了那片深情;正是在橘柚飘香的季节,这里所暗指的是秋天,我们在江边的酒楼话别,寒冷的江风还裹挟着濛濛细雨,全部飘落进了小舟中,让人感受到了丝丝的凉意。

在第一二句中先是描写外部的环境,以此为切入点,再转到结尾点出主题,以此突出离别之苦,“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其实朋友还没有离开,可是诗人已经展现了丰富的想象,马上你就要独自远行,一个人潇湘明月下,那个时候你满怀惆怅,在清幽的梦里静静地听着猿猴啼叫的声音,这个时候你一定会感到孤独。

王昌龄并没有直接描写送别的情景,而是通过外部的环境,还有丰富的想象力,去描写好友离别之后的情景,这也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写法,在以往的送别诗中比较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首诗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尽管好友不曾离别,可是喝过眼前的酒,马上就要启程,而诗人也开始想象起了好友离开之后的生活。

送别本身就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无论是送别新人,还是朋友,那份无奈和悲痛之苦,让人一定是会陷入其中。王昌龄在这首《送魏二》一诗中,也是写了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才使得这首诗从开篇到结尾,无不流露出一种淡淡忧伤,读来让人感慨万千,立马能够感受到那份离别之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