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智慧
相关推荐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中有一段自述,讲他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共分为六个阶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
-
【讲述】正气存内(四)
中 斯医在兹 偏执产生情绪,情绪又不断激化偏执,致使我们远离中正平和.中正是生命的基座,偏离中正,生命的大厦必然倾斜坍塌. 山西南部有一个闻喜县,出过不少人才,县名虽为武帝所赐,但闻喜真正的出处还在& ...
-
马氏论语正义—为政篇1-5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用目标来治理(天下),就像那北极星一样,自己呆在那里静止不动,其他星辰都围绕着它转. 重点词解: 政:本意指收税,这 ...
-
网上论语百日学习第31天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第31日) 7组侯保成的打卡记录: 1. 听录音,读原文:<论语·雍也第六>6.3 [ 2 分] 2. ...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底啥意思?
三十而立,究竟什么意思呢? 有的人解释说:30岁就要成家立业......但是古代20岁就行冠礼,可以成家了.孔子更是19岁就成家了哦. 有的人解释说:30岁为人处世的原则已经确定不变了......你的 ...
-
你最喜欢《论语》里的哪句话?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是孔子夸赞颜回的话,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没有之一. 孔子喜欢颜回,不是没有道理的.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里哪位最好学呢?孔子说,那 ...
-
共读《论语》,什么是学问?
大家好,今天我们再聊一聊"学而时习之". 首先聊一个词,什么是"学问"? 按照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读书",错了,学问在儒 ...
-
筱读论语译论 | 孔子自述15至73岁的人生体验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竹注] 一.志于学:立志于修身治国的大学之道. 二.三十四十五十六十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
晓锦源:粮食依旧是时代的痛点
看到问题: 今年受蝗虫肆虐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粮农组织几次警告今年全球可能遭遇粮食危机. 中国历史上受粮食影响,而造成的的动荡,数不胜数.鉴于此,我们有储备粮机制,而且没受蝗灾影 ...
-
晓锦源对城市帝国,关于农村发展的商讨
最近看了城市帝国馆友的文章,觉得很有启发,写如下的感想.但对他的提法并不认同. 城市帝国认为,农村渐失生机,究其原因有两个:1.种地不赚钱,:2.小农经济,劳动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在全球化农业 ...
-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
-
晓锦源:内卷花是个问题吗?
2020年热词:内卷化,网络流行词,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也指一种社会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