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读论语译论 | 孔子自述15至73岁的人生体验
相关推荐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中有一段自述,讲他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共分为六个阶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
-
齐国大兵压境,七十二贤徒,孔子为何让子贡游说各国,以救鲁国?
春秋末年,齐国与鲁国发生争端,齐国的相国陈恒权倾朝野,心怀叵测,有谋反之心,意欲削弱各大公族势力,说服齐简公,派国书.高无平等为将,率大军进攻鲁国. 孔子的学生子张,彼时正在齐国,得知消息,立即飞奔来 ...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底啥意思?
三十而立,究竟什么意思呢? 有的人解释说:30岁就要成家立业......但是古代20岁就行冠礼,可以成家了.孔子更是19岁就成家了哦. 有的人解释说:30岁为人处世的原则已经确定不变了......你的 ...
-
孔子说“三十而立”,是在感叹自己到了三十岁,总算知礼了《大梦春秋》125
作为往古来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文人,孔子的一生实际上十分不顺利,充满了挫折和悲剧感. 孔子三岁时,父亲死了,十七岁上,母亲又离开人世,他在凄凉中度过了幼年和少年时代,生活拮据,少不得忍受四处的冷眼.十九 ...
-
筱读论语译论 | 好古敏求,审慎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孔子持有的态度
[原文]述而第七·我非生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竹注] 一.生而知之者:天生就知道的智者. 二.好古:喜欢历史文化. 三.敏:敏捷而聪慧. 四. ...
-
筱读论语译论 | 原宪请教孔子什么是可耻的行为?
[原文]宪问十四·宪问耻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q ...
-
筱读论语译论 | 德性自足的人生无处不快乐
[原文]述而第七·饭疏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竹注] 一.饭:吃. 二.疏食:粗粮. 三.饮水:喝冷水. 四.曲肱而枕之: ...
-
筱读论语译论 | 不利于做官时,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原文]述而第七·富而可求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竹注] 一.富:财富,从政拿俸禄. 二.而:如果. 三.可求:可以求得. 四.执鞭 ...
-
筱读论语译论 |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别思谋那里的事情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竹注] 一.位:职位. 二.政:政务. 三.思:思考. [筱译] 孔子说:"不处在那个位 ...
-
筱读论语译论 | 宪问十四·古之学者为己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竹注] 一.为己:为了自己内心的兴趣而学习. 二.为人:为了外在的人事而学习. [筱译] 孔子说:"以前的人是为了修身 ...
-
筱读论语译论 | 宪问十四·君子道者三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竹注] 一.君子:士大夫心中理想的人格形象. 二.道者三:君 ...
-
筱读论语译论 | 宪问篇·莫我知也夫
(作者: 竹筱帆,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原文]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翻译] 卫灵公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