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笔记:东风公园外边的健身广场

梁东方

每次从东风路口过,稍加注意,都会看见路边树丛掩映之中的健身广场上总是有不少人在锻炼。这过去属于东风公园一部分的绿地,现在作为街道边的绿地公园,为来来往往的过客,也更为住在附近的人们提供了一处方便的锻炼和休闲去处。

包括健身锻炼在内的诸多体育项目,不如游泳摔跤踢毽抖空竹等等在保定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不管外面掀起了什么大风大浪,保定人始终认准一点,保持一副好身板肯定没错,这是根本。不管干什么,没有身体还有什么!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是一种理想,也更是一种普遍的日常追求,至于在这个基础上精益求精,在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上争金夺银,那不过是顺其自然的事儿而已。

你看看现在这个健身广场的人们,尽管大多都是中老年甚至主要是老年人,但是身板架势那也都是练家子的样子,穿跨栏背心或者干脆光膀子,戴着手套,说话带着深重的保定味儿:简短有力不容置疑,还间或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大家互相看着开怀大笑之余,觉着今天没有白来了,来了就有快乐。

他们在单杠双杠上翻飞跳跃,如履平地;他们在器械和器械之间拿一个骑马蹲裆的架子,双手向前推,配合上嘴里呀呀的叫声,好像前面有千斤之重,正被他一往直前地给推开。

在锻炼之余,几个人站在一起聊大天是这个地方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锻炼一方面在朋友圈里如鱼得水,互相褒贬褒贬,扬起一片欢声笑语就是效果最好的时候。

自从旧城改造,胡同彻底消失之后,保定的市井就转移到了类似这样的地方。环城公园、东风公园,这种没有围墙的街边绿地便是最合适的再次发育之地。专程来的,买了菜顺便骑车过来的,这些地方都不像真正的公园那样车子不让进,很方便,很自然。

那种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话语与行为方式,在这样的地方继续传递。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早晨起来屋子里很热,外面则有从夜里带过来的凉爽,正好可以来换换气,和别人见见,说说话,表达表达,就又有了新的一天的底气和信心。

一群人中一般来说总有几个是光着膀子的,还一定会有穿着风一吹就会自动抖动的洒裤,走路叉巴着腿的,不论是家长理短还是国际大事,说起来都底气很足,豪气干云,爽朗有加,很有点天下事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的可依赖感,像是影视剧里走出来的典型人物一样。这样的人周围总会有一圈人,为他的一举一动所左右,认定他就是他们的发言人和主心骨;其人格魅力之下的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到老依然。

一般印象中,人到了老了的时候,也就到了散开的时候,到了各自为政,自己过自己的生活的阶段。而这种依然有着松散又固定的组织的样貌,大约是可以让人恍惚回到年轻的时候的一种手段吧。

不过沉默的、安静的还是多数,之所以先看见那些有范儿的话多的,就是因为他们很显眼,在一片少言寡语的老人中很显眼。老年人中也还是分“老中青”的。那种可以有范儿的,一般都属于老年中的“青年”,真到了老年中的“老年”面部表情就没有那么丰富了,就更其安静了。他们听着自己外放的广播,广播可能是联播节目,也可能是过去的歌曲,甚至是广场舞的节奏,就手练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动作;一般来说都已经是“小动作”,不会再有单杠回环那样的大动作了。

小动作中有一种是将后背抵在类似方向盘的一种环形圈上来回蹭,这个动作简单易学,不影响一边锻炼一边向周围看,一边看手机,甚至逐渐忘了是在锻炼,算是最没有难度,也最普遍的一个小动作。

另外一个没有难度的动作是双手分别拽着一根铁链,一上一下,抻动双臂,自己的左臂拉起自己的右臂,自己的右臂又拉起自己的左臂。一般人玩不了几下就不玩了,倒不是它有什么力道,而往往是因为乏味。这种太过明显是自己拽自己的格式,使人想起了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日子,偏偏是还需要努力,不努力连这样日复一日的日子也是维持不好的情形。

有点难度的小动作是各自将一条腿架到高处,一边压腿一边聊天的格式。那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完全没有基础的话,时间不长就支持不住了。能保持这个动作很长时间的,一般都是女性,她们更重视拉筋之类的身体柔韧性的锻炼。而大家都压着腿说话,的确又是一种最容易忘了是在锻炼的方式。

从天刚刚亮到早晨八九点,这里都一直热闹着。实际上热闹将一直持续到深夜,只是会换人,换了一拨人又一拨人,这片场地上的热闹则一直不变。各自生活,但又需要互相依托,在大家的你一言无一语里传递消息、体会世界、确认人生,这是自古以来人的常态,也更是老年人的常态。信息时代里,这种情形大致上会随着完全掌握了网络的人们的逐渐变老而有所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注定将是缓慢的,不易察觉的。广场锻炼聚集的方式,还会长期存在。这个长期当然也仅仅是以个历史阶段而已,未来,它们终将不再是普遍现实而变成越来越神深远的记忆。

我和父亲作为这一时段里的偶然参与者,参与了一下便离开这里走进旁边的东风公园,看了看著名的《劈山饮水》雕塑,与父亲的印象一样,一开始这个塑像是放在火车站前面的。又看了看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亭子,亭子上刘状元的半身像后面正有人睡觉。于是穿过高树下的浓荫,在越来越灼热的阳光下寻找着断断续续的阴凉,迤逦而行,慢慢地回家去了。

(0)

相关推荐

  • 封宇平:与你遇浅秋

    与你遇浅秋 封宇平 平日,爱人晚上是去跳曳步舞,我就在城南公园的散步道散步当做健身,也是每天被规定的功课.爱人的舞蹈坚持一年多,渐渐成长,不仅参加的两场舞蹈比赛获奖,还考取了曳步舞的教练证.于是早上她 ...

  • 碧沙岗公园该开门了吧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受7.20暴雨洪水影响,郑州市部分绿地或公园出现假山滑坡道路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相继闭园修复,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原本几天的工期却拖了一个月 ...

  • 东风吹暖碧潇湘

    --祁阳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综述□本报通讯员  唐科   何顺 2016年5月,祁阳县以"摩崖之城·山水祁阳"为主题,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宏伟目标,助推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宜居县城 ...

  • 玩法‖静安各公园一整年最美的风景,都在这里了

    2021年 沪上140座公园将奉上 31个主题.近230场的 公园园艺文化活动 是不是很期待? 先来看看  静安各公园的园艺文化活动  ↓收藏一下可以用一整年哦↓ 01 静安雕塑公园

  • 保定竞秀公园

    保定市内的竞秀公园因改造有几年沒进去,最近进去游玩拍了些照片与大家分享. 竞秀公园导览图 另一版本的导游图 进竞秀公园南门可见新增的直饮水器 进竞秀公园南门可见一块巨型的竞秀碑 竞秀碑后是新修建的竞秀 ...

  • 保定东风公园标志性雕塑《劈山引水》象征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

    保定东风公园标志性雕塑《劈山引水》象征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

  • 保定笔记:军校广场的晨练

    梁东方 今天又是一个太阳一出来就必须得穿防晒服的日子,防晒服后面的皮肤在依然被灼烧的感觉占领的瞬间,总会有一再感叹:这要是没有穿防晒服,可就都得自己的皮肤来承受啊! 麦收前强烈的阳光和芒种季节的高温同 ...

  • 保定笔记:广场上的急雨

    梁东方 端午的闷热到了极点.这样远没有到暑热就已经热到了超过了前面多少年关于暑热的记忆的情形,在气候变暖越来越热.越来越干旱的华北平原上已经近乎常态,人们一方面感叹着早早到来的汗流浃背,一方面也不意外 ...

  • 保定笔记:军校广场上的霹雳舞

    梁东方 军校广场上的夏日夜晚,各种自发的舞蹈和其他运动方式都空前聚集.似乎只要敢于拉起自己的"队伍"来,就自然会有自己的队伍.只要准备好大音箱,声响足够大,就自动会有人围观,有人跟 ...

  • 保定笔记:早春再游雄清郊野公园

    梁东方 倒春寒的频繁侵袭之后,气温持续下降,如果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待着,很有点回到冬天的难受:长时间坐着的话,热水袋就成了标配.但也并非没有好处,比如冷风吹过雾霾散去,空气能见度提高了很多.在没有阳光 ...

  • 保府名园何处寻,东皋春雨留春霖-记保定东风公园

    古城保定地处平原,既非江南水乡,也无名山大川.但是,保定城却有自己独特的景致,旧时保定便有"上古八景",其中的"莲漪夏艳"古莲花池名列中国十大名园,是著名的旅游 ...

  • 保定笔记:军校广场商业园

    梁东方 处暑之后,空气中那种黏稠潮闷的意思就淡了,大多数时候都会有夏天从来不期待的凉风,有让人惊喜的凉爽,像是东北的夏日,像是海滨的度假地,像是草原上伏天的避暑好感觉终于降临到了平原上的人间.人们似乎 ...

  • 保定笔记:雄清郊野公园

    梁东方 在进入汽车时代以后,保定在公园绿地的建设上,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小.缺少那种距离城市不是很远而地域广袤,大家可以驱车而至的悠闲游玩运动的地方.想象中这样的郊野公园应该像是深 ...

  • 保定笔记:军校广场这一带的老年生活场景

    梁东方 这次回保定,正是霜降时节.坐在窗前近乎纯净的和煦阳光里,温暖已经开始变得珍贵,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这个古人登高望远的日子,本来都应该是秋天视野最好的通透天气,但是现代社会的雾霾已经年复一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