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别集(29)给清贫找个富裕的理由 | 张国领专栏

(0)

相关推荐

  • 黑白电视:陪伴了整个80后的童年,90后遗憾没有经历过

    黑白电视记忆 "别动,别动,有了有了."随着一声声嚓嚓嚓的声音,黑白电视里的雪花点点渐渐有了人像,屋子里一群伙伴在瞪着眼珠子,激动,新奇,有趣.听父亲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几乎每 ...

  • 杨曙明作品《黑白电视》(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 ...

  • 想起黑白电视——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5)

    [家教智慧 第375期] 想起黑白电视 过大年,吃饺子,看春晚已成为现代过年的经典. 看春晚当然少不了电视.从过去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彩电,再到现在的液晶,电视是越来越高级.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 ...

  • 电影的变迁

    电影的变迁   □徐秀华 闲来无事,我便到街上逛逛,发现文化站门口正在放电影,电影幕前坐着好多手拿蒲扇的老头老太,他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闲聊.那满脸的幸福令我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 ...

  • 柴扉别集(44)我和我的邻居们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44) 我和我的邻居们 张国领 一般说到和谁是街坊,和谁是邻居,感觉是非常近的关系,有一种亲情和温馨在里面.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邻居比亲戚更重要,因为好邻居是可以托付事情的,比如你的 ...

  • 柴扉别集(42)十六楼的阳光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42) 十六楼的阳光 张国领 我在北京分的第一套房,是营职房. 在部队,提升到营职是家属随军和部队分房的最低门槛,所以分到手的房子也是最小的房子. 最小也是新房,何况还是北京的新房,仅凭这一 ...

  • 柴扉别集(31)到了黄河心不甘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31) 到了黄河心不甘 张国领 楚辞大师文怀沙,在中央台的一档节目中谈到河南时,曾说过一句让河南人颇感骄傲的话,他说:"河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娘." 姑且不说这评价是否准确 ...

  • 柴扉别集(30)被借去的时光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30) 被借去的时光 张国领 四十多年的从军经历中,有一个词儿在我身上使用频率极高,也让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借调". 借调,顾名思义就是调动,但又不是正式的调 ...

  • 柴扉别集(5)终于圆了“班长梦”|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 终于圆了"班长梦" 张国领 人这一生遇到的事情,有很多不是你能选择的. 人这一生遇到的事情,有很多不是你选择了就能得到的. 人这一生遇到的事情,几十年后再来回顾,你 ...

  • 柴扉别集(1)第一次进京是路过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1) 第一次进京是路过 张国领 以前听说我国有四大火炉城市,重庆.武汉.长沙.南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合肥成了中国的第五大火炉.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最热的季节,坐着不动亦会汗流浃背. 就是在1 ...

  • 柴扉旧事(56)从窑洞到“高干别墅”|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56) 从窑洞到"高干别墅" 张国领 过惯了从田间到家庭两点一线生活的岳父岳母,在我和妻子的再三劝说下,终于来到了合肥. 他们走出那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时,好像有什么东西落 ...

  • 柴扉旧事(55) 澡堂子里的“国宴”|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55) 澡堂子里的"国宴" 张国领 几十年来,我在大大小小的饭店吃过各种宴席,但到澡堂子里赴宴,却是平生唯一一次,故而记忆犹新. 那次宴席,被做东的董联星称为" ...

  • 柴扉旧事(33)娘到合肥来看我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3) 娘到合肥来看我 张国领 娘一生出过两次远门,第一次是到部队来看我,第二次还是到部队来看我. 第一次来部队看我是1979年的夏天,那是我当兵的第一年,离家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她和父亲在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