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17)为赵荣琛《春闺梦》配像(上)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赵荣琛《春闺梦》配像

  2002年5月21日下午两点,我突然接到正在斯洛文尼亚访问的李主席电话。他问我,赵荣琛的录音录了几出戏。我说记不住了,需要查一下。晚上9点半钟,李主席又来电话问我,查出来了吗?我说查出来了,共3出:《荒山泪》、《锁麟囊》、《窦娥冤》。

他说,就这3出?我说,是的。然后李主席说:使馆给我找了一些京剧带子看,其中有俞振飞、赵荣琛先生的《春闺梦》。赵先生的唱真好,可惜录像的时候年龄大了。你跟张火丁打个招呼,在不影响她录别的,由她来抢录这出《春闺梦》。李主席还问,程砚秋未录的还剩什么?我说,还剩《文姬归汉》。李主席问,原来录过《春闺梦》吗?我说,录过,是老程的。李主席说,我想起来了,我看过。你告诉一下张火丁。 
  俞振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赵荣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1946年就拜程砚秋先生为师。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担任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青年京剧团团长,后来在中国戏剧学院任教并兼顾问。为俞先生和赵先生主演的《春闺梦》配像很有必要。张火丁同志是中国京剧院著名主演,不但是当今梨园界程派青年演员的佼佼者,而且人品也很好。由她来为赵先生配像必将收到珠联璧合之效果。张火丁还是我们天津戏校的毕业生,在她1988年毕业时的演出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两年在音配像工作中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

我当即就给她打电话,告诉李主席的意见。她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她还说她这个戏就是赵老师亲授的,而且也常演。我们还商定了剧中的小生由宋晓川来配。我和经平又同赵荣琛先生的夫人联系,她亦十分支持。我们还同中国京剧院联系,立即组建班子,马上开展工作。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李主席5月30日回国的时候,我们就把赵先生的《春闺梦》配完了。

赵荣琛和俞振飞合作《春闺梦》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已经唱不下去了,例如“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这几句已经是在喘气了。

“可曾身体蒙伤损,是否烽烟屡受惊”那几句,也极像两个老头老太太在互相关心^_^.

身段虽然简化了一部分,但是水袖仍然惊艳。

王吟秋和俞振飞合作的时候,则完全不能看。估计《春闺梦》本来也非他所长。他的动作幅度本来就比较小,收得紧,一到老了,失去柔韧度,就更加难看了。像快散架的木偶。

但他那种小幅度,比较收紧,多运用眼神的表演,在《锁麟囊》中演大家闺秀或者落难的薛湘灵,就再适合不过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