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历史学和考古学之间——历史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关推荐
-
桑栎:从考古学本体看学科目标的实现
摘要:本文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外考古学阶段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在学术发展与学科体系上的差异.中国考古学需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优势,重新厘定学科发展方向.通过考古学的本体论研究,思考主观与 ...
-
干考古 要有当垫脚石的准备丨徐苹芳
2020年12月12日,纪念徐苹芳先生90周年诞辰会议在山西大学召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培养出来的最早的专修考古的毕业生之一,徐苹芳自1956年起就一直从事考古并多有建树. 干考古这一行,要有当 ...
-
[转载]转:俞伟超、张光直等:我们心中的考古学
为了理想和荣耀 原文地址:转:俞伟超.张光直等:我们心中的考古学 原文作者:考古界傅斌 转:俞伟超.张光直等:我们心中的考古学来源: 翟光浩的日志 转载了一些考古学和历史学家们的话,共勉. 林徽因(中 ...
-
考古不是挖宝,更需要的是思考
■解放日报记者 王一 曾经,考古似乎和现代社会相隔甚远,对普通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考古知识的普及,考古不再是生僻冷门的领域,而与每个人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 ...
-
周伟洲:中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及展望
提 要:本文对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民国时期(1911-1949),为中国民族史学最初形成及发展时期: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1949-1979),为 ...
-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学情结” - 知乎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学情结"顾名思义,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密切相关,在学科定位.研究领域,甚至于研究方法等方面相互影响,牵绊甚深.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 ...
-
韩国河:文化认定与价值立场: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态度
众所周知,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从大的目标来看都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过去,二者的不同主要是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有一定的差别(当然也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如文物学.文字学.铭刻学.简牍学.历史考古学等领域) ...
-
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序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 ...
-
从历史考古学角度出发,由“何以为尊,我有中国”想到的未来文明
何以为尊,我有"中国".近些年来,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打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次何尊"的口号,让"何尊"名扬海内外. "宅兹中国 ...
-
西方神奇的历史 考古学都是谎言与笑话的堆积
既然巴比伦靠土坯写作刻字即可以创造伟大文化,真不明白后来各种人们还要弄什么牛皮纸羊皮纸和发明造纸术干嘛. 既然古希腊人的百人千桨人力船已足可完成泛地中海红海黑海的远洋征服和商业运输,真不明白后来何以还 ...
-
民族考古学:历史留在现代世界里的“冰箱”
古代历史可能真的在现代留了"冰箱",但它也逐渐不制冷了-- 本号在之前讨论服饰的时候,多次吐槽过"日本冰箱论",指的那些把现代和服当作中国汉唐服饰范本的言行,因 ...
-
呈现“事实”是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最大特色
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最大特色是呈现"事实".这个事实是由发掘出土的先民的有准确空间位置的遗址.遗迹.遗物.景观及其生存环境等构成.它可能是一个事件的发生地及其遗存, ...
-
刘 瑞 | 从汉唐昆明池考古看历史考古学的文献自觉
从汉唐昆明池考古 看历史考古学的文献自觉 刘 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据文献记载,昆明池为汉武帝在元狩三年(前120).元鼎元年(前116)两次修建而成.<汉书·武帝纪>元 ...
-
傻傻分不清?介于AD和PD之间的路易体痴呆症药物进展喜人,III期试验预计明年启动
路易体痴呆症 (DLB) 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之一,但目前的治疗方案并不多,EIP Pharma 公司离改变这种状况又近了一步. 近日,EIP Pharma 公司公布研发药物 neflamapimod ...
-
《袁安碑》介于小篆和隶书之间的书法
<袁安碑>东汉篆书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为近世所处篆书碑石最完整者,现藏河南博物院.其碑书体宽博,介于小篆和隶书之间,继承秦篆而有所发展,字体结构通婉流畅,圆劲遒美,是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