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王安石,为何一见面就互不喜欢?
相关推荐
-
大苏重阳访宝刹 遥寄茱萸忆小苏
近苏09 大苏重阳访宝刹 遥寄茱萸忆小苏 园林也造了,旱情也结束了,年轻干部苏轼又无处施展旺盛的生命力与四溢的才华,一闲下来,就只剩下了思念. 这确实是二十几年来他与弟弟的第一次分别,而且一别就是这么 ...
-
喝一碗胡辣汤 穿越九百年见证苏轼兄弟的第一次分别@郑州
近苏01 郑州西门外 苏轼兄弟的第一次离别 <近苏>前言 上一篇名为<识苏>,即取人之初,轮廓以辨识之意,恰合该篇内容以苏轼童年.少年在眉山,以及出蜀赴京考取功名的经历. 进入 ...
-
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变法急需人才,为何用苏辙而闲置苏轼?
治平三年(1066),苏洵病逝于东京.苏轼.苏辙兄弟护丧,回了故乡眉山.等他们返回汴京时,已是三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回到京师的苏氏兄弟很快就发现,改变可不仅仅是年号,还有整个北宋政坛:治平四年 ...
-
千古文豪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一):百年第一,名动京城
导语: 九百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位胸怀天下的巴蜀少年沿长江顺流而下,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都城汴京.当时的东京汴梁人口逾百万,物华集南北,城垣宏大,人才广硕.在这里,他被主考官欧阳修 ...
-
章惇为什么恨苏轼?
章惇这个人,很奇特.爱憎极端分明.宋史将其列为佞臣.公元1057年,他和苏东坡同时进士及第.但,这货放弃了资格,原因是章的侄子也是同榜进士,他觉得耻辱.随后,章再考,再中.大约在此期间,章惇与苏轼互相 ...
-
苏轼与王安石互怼这么多年,最终见面和解时都说了什么?
在黄州时,苏轼给亲友李之仪写了一封信,信中坦承,他昔日"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此言 ...
-
“成年人的喜欢,就是直接见面。”
喜欢你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 |程一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是想要一直见到他. 想看看他的近况,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还想面对面诉说对他的思念. 这种想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
苏洵真的写《辨奸论》来讽刺王安石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同为北宋中后期重要人物,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两人相差16岁,说是前后两代人,也不算为过.或许是巧合,王安石于庆历二年 (1042)中进士第四名,苏 ...
-
“成年人的喜欢,就是直接见面”
文 / 程一&云晞 来源:程一(ID:djchengyi) 相信很多人都一样: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是想要一直见到他. 想看看他的近况,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还想面对面诉说对他的思念. 这种想念, ...
-
成年人的喜欢就是想要直接见面。
" 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F o l k M u s i c 2020.12.29 天气晴 | 民谣 ...
-
数学晨诵|古诗词中的数学美,你最喜欢哪首?(清·张伯行、纪晓岚、王安石、苏轼、明·林和靖、郑板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曹操、唐·李贺、唐·陈子昂)
走进语文老师的课堂,看着他们绘声绘色地介绍着文学作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羡慕他们丰富的拥有,能跟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诗篇,产生心灵的共鸣,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意境! 于是 ...
-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都为项羽写过诗,你最喜欢哪首?
项羽是秦朝末年杰出的起义领袖之一,他出身将门,为人骁勇善战,在秦朝灭亡后更是自封西楚霸王,成为了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然而,在勇猛的同时,他也刚愎自用.缺乏谋略,最终被汉高祖刘邦击败,因无颜面对江东父 ...
-
宋史:皇帝提拔亲信,激怒百官之首,皇帝跟宰相互不见面近五个月
宋光宗赵惇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然后就去当了太上皇. 宋光宗去当太上皇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被臣子们合谋逼迫他禅让的,史称"绍熙内禅". & ...
-
东坡故事22:苏洵大骂王安石为奸臣,苏轼却认为太过分了
王安石是北宋政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不仅在当时,一些知名人物对他厌恶至极,甚至在以后,都有人将北宋的灭亡归在他的头上. 而说起三苏父子和王安石之间的激烈文斗,堪称宋朝文人相争的典型事例. 这一场文斗首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