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78: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原文与译文
痹论篇,论述的要点 一.风.寒.湿邪 论述了风.寒.湿三邪及杂合伤人,是痹病(类风湿)的主要成因.由于身体感受风.寒.湿三种邪气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的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病症表现.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
-
2021年2月10日。前几天,即2月5日,我在微信里议论过当年钱老和我如何看待《黄帝内经》里五脏与神...
2021年2月10日.前几天,即2月5日,我在微信里议论过当年钱老和我如何看待<黄帝内经>里五脏与神魂意志魄之间的关系,不料我又说过我们对<内经>里说的祝由的看法,过几天再说说 ...
-
《黄帝内经》中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
导语: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行调控.四时阴阳调控.气化调控.官能调控角度分析中医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阐明五脏功能活动之间的整体性.动态性,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中 ...
-
《黄帝内经》论述五脏气机,有“化禁发乱见”,该如何理解?
<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内经里,是一个以五脏气机运行为主的章节,主要阐述了和五脏相关的多种气机异常.但因为有多种变化,对初学者来说,理解和记忆并不方便,我们就从其中的"化.禁.发. ...
-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对应四时的脉象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对应四时的脉象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
-
黄帝内经怎么解读五脏病机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阴阳五行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体脏腑也不例外.中医学根据疾病的症状和性质,总结出了病机学说,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归纳了辨证论治的方法.<黄帝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对病机的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对应四时的脉象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对应四时的脉象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平脉,病脉,死脉的区别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平,病,死脉的区别 [原文] 夫平心脉来,累累(1)如连珠,如循琅(2),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3),其中微曲(4),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5),如操带钩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相合的观点
[原文] 五病(1)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2),搏阴则为(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
-
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应象关系
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脏阴阳应象关系 [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1),列别脏腑,端络经脉(2),会通六合(3),各从其经(4):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5),皆有所起:分部逆从(6),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