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相关推荐
-
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原文302
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原文302 [郑论] 按少阴病,虽云二三日,并未现出病情,统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又云无里证,是邪在表分,而非少阴证也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81-397)
二八一:若已吐.下.发汗.温针,「柴胡汤证」罢者,此为观其坏脉病证: ,以法救之. 本来是柴胡汤证,结果被吐.下.发汗.温针,就没有柴胡汤证了此为坏病: , 此为庸医误诊,造成病情传变,看他到什么阶段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七)
伤寒论第40条辨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表症未解,心胸之下有水饮之邪,病人干呕.发热.咳嗽,或兼口渴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三二)
只是一个便秘,就不是那么简单,当少阴寒实的时候,什么叫寒实?病人便秘,可能一个礼拜或者十天才大便一次,小便清白,如果小便是黄色,那就是阳明证,阳明都是热证.寒实的病人便秘,不会感到肚子难过,阳明证是燥 ...
-
表证+水证
表证+水证: 还有一些表征的药和水证的药,同时用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方子. 1.苓桂术甘汤 你看这个苓桂术甘汤,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呢,你要从药物的组成来看呢,你可以把它看做是,表虚证合上水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14)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 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 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 ...
-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阴病的症候特征,为脉象微细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1. 伤寒论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 ...
-
第五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起281条迄325条)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胡希恕注:少阴病,即是表阴证,条文所论即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是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病,若脉兼见微细,而并但欲寐者,即是少阴病. 胡希恕按:素即体弱或老年 ...
-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5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陰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陽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陰病的症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少阴篇在三阴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外有太阴病下利等症状,内可合有厥阴病手足厥冷等症状,少阴一经之病就可以代表三阴经.所以说:"学伤寒,太阳病篇应学好: ...
-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0210304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0210303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常常倦想睡觉,.迷迷糊糊. ♥脾统血,心主血,肝藏血.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 ...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16)
厥阴主要谈的就是肝,附属的就是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所以看到厥阴证, 手足四逆的时候,心脏一定衰弱了,因为心血不足,肝又不受血了,病从太阴进入少阴,到了少阴没有好,所有的病毒会进入厥阴,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