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宝地,史料丰富:为什么最后成果却相当不尽人意?
相关推荐
-
史料证据一则:《清史稿•卷五百六•列传二...
史料证据一则: <清史稿·卷五百六·列传二百九十三·畴人一>: "明于齐化门南倚城筑观象台,仿元制作浑仪.简仪.天体三仪,置于台上,台下有晷影堂,圭表壶漏,国初因之. 康熙八年, ...
-
隆裕皇后为何得不到光绪帝的恩宠?除了丑,还有其他原因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彼时的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拥兵自重,要挟宣统帝退位. 1911年12月6日,宣 ...
-
笔耕不辍、探索求新的清史专家周远廉
2020年5月19日,著名清史专家周远廉先生在他的桑梓故里四川仙逝.清史学界为失去一位笔耕不辍.勤于探索的著名学者而悲痛,追念这位将一生奉献给清史学术研究的大家,探索其学术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会留给我们 ...
-
隆裕与载沣之矛盾
光绪皇后(隆裕皇太后)(1868年-1913年) 隆裕皇后,姓叶赫那拉氏,桂祥之女,亦即慈禧之内侄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立为皇后.因她与慈禧之关系,故不为光绪所喜爱:终光绪一生,与隆裕皇后迄未和 ...
-
清朝的最后时刻:溥仪颁发退位诏书前,隆裕曾召开6次御前会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事实上,以前为讨论此问题已经开过三次御前会议了,当然意见不能立即一致.一个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享受了200多年的封建特权,岂能一下子就甘心放弃 ...
-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朝是如何度过这最后一天的?
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不管是普通的贩夫走卒,还是显赫的达官贵人,这一天都很难忘.这是结束中国封建王朝的一天. 在这一天,清朝最后一位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颁布退 ...
-
清朝难解绯闻: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至今争论不休
清朝难解绯闻: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至今争论不休
-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何不尽人意
高德友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或者说专利转化率)低被广泛提及并备受诟病.笔者认为,这个认识有失偏颇,仅从专利应用转化数量(许可.转让和作价入股方式进行转化并备案)占授权专利(或存量专利)数 ...
-
区域道教研究碑刻史料的新成果——《云南道教碑刻辑录》述评
□盖建民 孙伟杰 云南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萧霁虹研究员主编的<云南道教碑刻辑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一书,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云南道教碑 ...
-
《贾江溶藏稀见清代科举史料汇编》:清代科举史料整理出版的新成果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肇端于隋,初兴于唐,砥砺于宋,完善于明清,并于清末因社会面临重大变革而最终走向终结,先后历时1300余年.关于科举制度的制度设计演变.考试内容及功能发挥等诸多方面,留存有大量的史料记载 ...
-
华东师范大学胡志高教授课题组在Materials Horizons上发表重要成果
上海讯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材料系胡志高教授课题组基于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和开尔文探针显微镜(KPFM)技术,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实现了对n型(InSe)和p型(WSe2)二维 ...
-
甲骨文上面的内容是古羌人的语言吗 史料告诉你错了
说到甲骨文真的是神秘了又神秘了的东西,但是以有的甲骨文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的话,甲骨文上的内容好像非常的类似古羌人的语音内容了,那么有的人就问了这甲骨文上的内容是不是就古羌人的语言呢?其实从史料就可以分 ...
-
可保肝可降压可助眠可化痰可预防老年痴呆,天赐神麻,了解一下
今天小叔想与大家聊一聊天麻这味药. 据说,天麻是天神遗留凡间的袜子.带天字的药小叔的记忆中很少,只有红景天.天花粉.天南星,而带天字的能够久服的不伤人的最为老百姓熟知的只有天麻了.天麻,是云南 ...
-
关于“基因突变”之我见 :这不是科学成果…
基因突变 ,他为什么要突变?肯定是它对外部刺激产生了反应,为了适应这些反应 ,他自身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生命科学>还没有彻底q摸透这些变异的过程,但却看到了变异的结果 .于是乎 !&qu ...
-
史料:明沈周作品集萃(高清100 幅)
沈周(1427-1509),吴门四家之首,明代杰出书画家,江苏苏州人.不应科举,长期以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山水,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于吴镇.兼工花卉.鸟兽.人物,名重当时.书学黄 ...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话: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靠策划运气发达
在世界商业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个家族能像洛克菲勒一样,家族的兴盛贯穿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见证人类商业模式的一次又一次的变迁.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而为什么洛克菲勒家族却能够在延绵六代人之后,依然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