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预测和治疗疾病

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你运用过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吗?

五运六气理论是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说过:“不通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可见古代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的重视。

2017年丁酉年气候病候简要回顾

艾诗洗护系列,穿香自如四季呵护

广告

丁酉之年,木运不及,胜气为燥金,复气为热火,木为金所抑郁,燥气流行,火气时复,上阳明燥金司天,下少阴君火在泉,气盛运衰,为天刑之年,以气为主。回顾全年气候物候,燥火流行,春季南方梅雨季节几乎未见,尤其清明节前后阳光明媚,春行夏秋之令,略显干燥炎热,花草晚荣早凋。夏季行秋令,凉雨时来,略显凉爽。冬天气温偏高,冬行夏令,冬至后一九、二九少见霜冻。病候上患者多见舌尖边红苔薄黄,春季急诊病人多,病急且重,终之气流感流行,民病温。

展开剩余86%

2018年(戊戌年)运气特点

1、岁运:

太徵年,岁火太过,太过之年大寒节前十三日交运,本气偏胜(胜气),所胜之气受邪,所不胜之气来复,胜气为热火,复气为寒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寒水来复,病应心、肺、肾。

2、五步主运、客运: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

3、六步主气、客气:每气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4、运气同化:

戊戌年岁运太徵,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岁运与司天、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及年支的方位属性不同,不构成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和太乙天符年。太过之岁运未在运气同化方面获得六气强化。

5、运气异化:

戊戌年岁运太徵,太阳寒水司天,气胜运,气盛运衰,太过之岁运被司天之气克制,为平气之年。

6、郁复:

寒水司天则火气郁,湿土在泉则水气郁,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气,则郁者舒矣。寒水司天则心火不胜,太阴在泉则肾水不胜。诸太过者抑之,不胜者扶之,则气无暴过,而疾不生矣。

2018年(戊戌年)气候、病候特点

1、岁运气候、病候特点:

戊为阳刚之火,火太过乃赫曦之纪,阳光炎盛也。阳盛则万物俱盛,阴气内化,阳气外荣,阴降于下,阳升于上也。民病火邪伤阴,寒热交争,故为疟。火克肺金,令人喘咳。火逼血妄行于上,故口鼻出血。下泄于二便,故水泄注下。火炎上焦,则咽干耳聋。肩背皆痛,其动炎灼妄扰,火盛之害也。其德暄暑郁蒸,热化所行,其应夏也。其变炎烈沸腾,火气太过,热极之变也。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皆火盛也。若火不能务其德,暴烈其政,甚则雨水霜雹,则金气受伤,水必来复之,故其为灾如此。而寒邪反伤心也。其谷麦豆,(其麦火谷,其豆水谷。)其果杏栗,(杏火果,栗水果。)其畜羊彘,(羊火畜,彘水畜,其育齐也。)其虫羽鳞。(羽属火,鳞属水。)太渊,肺脉也,火亢则肺绝救,故死不治。

2、六气气候、病候特点:

太阳寒水司天,岁气寒化之候,天之气也。太阴湿土在泉,地之气也。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属北方壬癸水,主冬旺七十二日。寒水胜,则邪乘心。太阳属水,其化以寒。凡阴凝冽栗,万物闭藏,皆水之化。寒淫胜于上,故寒反至,水且冰。若乘火运,则水火相激,故雨暴乃雹。民病寒水胜,则邪乘心(水克火)。故为血变于中(心主血),发为痈疡疮疖等症。以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为心包络病。盖火受寒伤,故诸病皆本于心。神门,手少阴心脉也,火不胜水,则心气竭而神门绝,死不治。诸动气者,知其脏也(察动脉之有无,则脏气之存亡可知)。

太阴湿土在泉,地之气也。草乃早荣,湿淫所胜,埃岩谷,黄反见黑(黄土色,黑水色),土胜湿淫也。民病积饮心痛(寒湿乘心),耳聋浑浑,嗌肿喉痹。阴病见血,少腹肿痛,不得小便,以邪湿下流为阴虚肾病。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屈,如结,如别,为膀胱经病。此以土邪淫胜克水,故肾合三焦膀胱病及焉。

上太阳寒水司天,中太徵火运,下太阴湿土在泉。火运太过,得司天寒水制之,则火得其平,所谓赫曦之纪。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火气薰蒸,火运太过,则寒承之。其病热郁,虽生热症,而瘟疫少。

初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上年终之气君火,今岁初气相火,二火之交,故气温草荣。)民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客气相火,主气风木,风火相搏,故为此病。

二之气,阳明燥金用事。民乃惨,草遇寒,故大凉至而火气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清寒滞于中,阳气不行也。

三之气,太阳寒水用事。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为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按∶若人伤于寒而为病热,太阳寒水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寒侮阳则火无不应,若不治之则阳绝而死。六气司天,皆无不治者死之说,唯此太阳寒水言之,可见人以阳气为生之本,不可不顾也。)

四之气,厥阴风木用事。而加于太阴湿土主气,故风湿交争,而风化为雨。木得土化,故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厥阴风木之气。值大暑时,木能生火,故民病大热,以客胜主。脾土受伤,故为少气,肉痿足痿,注下赤白等症。

五之气,少阴君火用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以太阴在泉,而得君火之化。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万物能长能成,民亦舒而无病。

终之气,太阴湿土在泉,地气正也,故湿令行。阴凝太虚,埃郊野,民情喜阳而恶阴,故惨凄以湿令而寒风至,风能胜湿,故曰反。反者孕乃死。所以然者,人为虫,从上化也。风木非时相加,故土化者当不育也。湿宜燥之,寒宜温之。味苦者,苦从火化,治寒以热也。

2018年(戊戌年)临证运用建议

(一)《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药建议:

1、太阳寒水司天:“司天之气,…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2、太阴湿土在泉:“诸气在泉,…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司天方》用药建议:

1、五运方:麦门冬汤

遇六戊年,赫曦之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泄泻,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胸中痛,胁支满,背髀并两臂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为水所复,则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血溢泄泻不已;甚则大渊绝者死。

麦门冬汤:治肺经受热,上气咳喘,咯血痰壅,嗌干耳聋,泄泻,胸胁满,痛连肩背,两臂膊疼,息高。

组方:麦门冬(去心) 香白芷 半夏(汤洗去滑) 竹叶 甘草(炙) 钟乳粉桑白皮 紫菀(取茸) 人参(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两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2、六气方:静顺汤

治辰戌岁,太阳司天,太阴在泉,病身热头痛,呕吐气郁,中满瞀闷,少气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疮疡,发为痈疽。

组方:白茯苓木瓜干(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牛膝(酒浸,各三分) 防风(去叉) 诃子(炮去核) 甘草(炙) 干姜(炮,各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自大寒至春分,宜去附子,加枸杞半两;

自春分至小满,根据前入附子、枸杞;

自小满至大暑,去附子、木瓜、干姜,加人参、枸杞、地榆、香白芷、生姜各三分;

自大暑至秋分,根据正方,加石榴皮半两;

自秋分至小雪,根据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当归、芍药、阿胶炒各三分。

(三)临床治疗用方分析:

1、据岁运特点治疗用方:戊戌之年,火运太过,胜气为热火,复气为寒水,炎火流行,肺金受邪,寒水时复。应清火生金、养阴润肺、清热润肠。辨证选用白虎汤、犀角地黄汤小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竹叶石膏汤加减。运气用药可选沙参、麦冬、竹叶、桑白皮、石膏、山栀子随证加减。

2、据六气特点治疗用方:上太阳寒水司天,下太阴湿土在泉,全年寒温流行。然岁半之前,寒气偏胜,故宜辛温发散,岁半之后,湿气盛行,故宜苦温燥湿。初之气,厥阴风木加少阳相火,春行夏令,风火为病,反被寒湿郁于内,易发瘟病,可选方银翘散、小柴胡汤、竹叶石膏汤加荆防等加减应用。二之气,少阴君火加阳明燥金,夏行秋令,热燥为病,可选方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加减。三之气,少阳相火加太阳寒水,夏行冬令,寒包火,可选方麻杏甘汤、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四之气,太阴湿土加厥阴风木,长夏行春令,风湿为患,可选方白术附子汤加减。五之气,阳明燥金加少阴君火,秋行夏令,人体内郁的火气得以发泄,趋于平定舒适,可选方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加减。终之气,太阳寒水加太阴湿土,冬行长夏令,寒湿为患,可选方麻黄加术汤加减。运气用药可选麻黄、桂枝、苍白术、茯苓、木瓜随证加减。

3、《韩氏医通》“运气五瘟丹”:以岁运确定君药。

黄山栀(丁壬年君)、黄芩(乙庚之年为君)、黄柏(丙辛年君)、黄连(戊癸年君)、甘草(甲己年君)。此五味,各随运气为君者,多用一倍也。余四味又与香附子、紫苏为臣者,减半也。

上七味,皆生用,为细末,用锦纹大黄三倍,煎浓汤,去渣,熬膏,和丸如鸡子大,用朱砂、雄黄等分为衣,贴金。每用一丸,取泉水浸七碗,可服七人。凡天行瘟病,合以施给。

来源: 综合中国中医药报和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者:温立新)。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0)

相关推荐

  • 节气与疫病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即太阳运行的整个圆形轨道(即黄道)平分成24分,即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天左右,有着固定的日期.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归元篇

    上篇 既知阴阳五行为中国文化之本原,后文化发展出易,医,道,儒,墨五家,随后文化分化出形形色色的不同门派种类,然而本原不出此五家之本也. 医家, 是中国医学本原,是传承文化载体,以文化储备为基础,以医 ...

  • 带你快速了解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字字珠玑...

    带你快速了解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字字珠玑,这些你都知道算你牛! 主气主运:每年一样,毫无变更,周而复始. 主气--每年365天,分24节,每节15天,4节60天为一气,分为初二三四五终,以木火相土金水 ...

  • 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难懂?一篇文章就看懂!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难学难精,历代医家多有作歌诀以示教者,但目前尚未见到以"千字文"文体编写五运六气理论的论著,不免有所遗憾. 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有<三字经><千字文& ...

  • 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你知道多少?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难学难精,历代医家多有作歌诀以示教者,但目前尚未见到以"千字文"文体编写五运六气理论的论著,不免有所遗憾. 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有<三字经><千字文& ...

  • 如何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中医临床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五运六气的基本要义这个问题呢?自古迄今,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我的意见是:古人对自然界气候的认识,提出了这样一个规律,使我们易于辨识,也就是借天地五运六气之理,辨人身五脏六腑之疾,其 ...

  • S(振荡)中医与五运六气治法

    人身的一气周流就是阳气在周流,左升右降,木气要升,金气要降.很多人左寸低,就因为木气升不起来,或者因为肝郁,而有些人中焦堵,是因为湿气太重.其实这个跟先天体质有关,有些人容易生湿,是因为太阴湿土之气太 ...

  • 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石——气化学说

    气化学说源自<内经>的运气理论,它贯穿整个运气理论,说它是五运六气理论学说的基石不为过,因此也是我们步入五运六气理论之门的钥匙.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 ...

  • 运气漫谈 ▏五运六气理论源流浅说

    关于五运六气理论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太始天元册文>,<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臾区曰:臣稽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 ...

  • 【孟庆云】探寻五运六气理论的历史渊源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周期学.气一元论等理念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预测疾病.预测灾害及防治措施的术数体 ...

  • 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什么?中医治病真的只靠运气?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为医之道,运气而已矣",意思是:医道,不过是运气罢了.清代著名的神医龙之章也说:"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