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入国第五十四全文翻译

(0)

相关推荐

  • “中国”两个字的由来

    今天来说说"中国"两个字的由来. 我们华夏的先民部落,为了耕作和防御建立起了城邑作为定居点.有些部落很能干,拥有好几个城邑,就把老大住的城邑叫做国.后来周武王灭商统一天下,天子所在 ...

  • 《管子》法禁第十四全文翻译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毋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三者藏于官则为法,施于国则成俗,其余不强而冶矣. [译文] 法制不容私议,人们就不敢相互营私:刑杀不容宽赦,人们就不敢忽视为善: ...

  • 《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全文翻译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戏作,造六 ...

  • 《管子》山国轨第七十四全文翻译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 ...

  •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全文翻译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

  • 《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全文翻译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

  • 《管子》地员第五十八全文翻译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 [译文] 管仲治理天下,规定地深七尺为一施. 渎田悉徙,五种无不宜,其立后而手实.其木宜蚖.菕与杜.松,其草宜楚棘.见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 ...

  • 《管子》桓公问第五十六全文翻译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 ...

  • 《管子》七臣七主第五十二全文翻译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 [译文] 有的国君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评论七类君主的为君之道.归纳为"六过一是",以作 ...

  • 《管子》九变第四十四全文翻译

    凡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有数以至焉.曰:大者亲戚坟墓之所在也,田宅富厚足居也.不然,则州县乡党与宗族足怀乐也.不然,则上之教训.习俗,慈爱之于民也厚,无所往而得之.不然,则山林泽谷之利足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