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旺:威 鲁,威鲁,《月华池》

威鲁,威鲁,《月华池》郭宏旺曾经一度时期,人们一提起左云,谈论的就是煤炭。如今一说左云,就是古长城,月华池,箭楼,还有国内外知名的公路自行车大赛。来左云赏丰富厚重的边塞文化,就不可能不来威鲁。这就如同,游览古城大同就一定要去云冈石窟和九龙壁一个道理。左云县古长城沿线古堡多,云西堡、保安堡,管家堡,威鲁堡,三屯堡,宁鲁堡等。其中,威鲁堡最负盛名,无论从规模,历史,风俗,人物哪一方面而论。说威鲁堡,必提及村刊《月华池》。她是国内极为罕见的由一个村子主办的文学刊物。2021年5月9日《月华池》笔会在威鲁堡举行,我也借此机会再睹古堡风采。威鲁堡位于左云县城东北20公里处,北距明长城一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3年),堡墙包砖完成于万历年间(1573年),堡墙高三丈八尺(12.7米),周长二里二分(1320米),开东门一处,接东堡墙又建土关一座。关墙三面210丈(700米),开东关门一处。

威鲁堡有内外两堡相套,内堡的南堡门上书写“紫塞门”,威鲁堡也被美称为“紫塞”。左云县一家民营生产饮料的企业,以加工沙棘饮料为主,产品质量优良,远销海外,冠名“雲中紫塞”。威鲁堡为明代和清初边关重地,属明代西路边堡之一,明清两代曾在堡内修庙十余座,威鲁堡既是明清口岸,亦是蒙汉商贸交易中心和茶马互市之地。威鲁堡北依阴山山脉,南临川界,区位势高,视野宽阔,周边景物一览无余,是典型的古战场。因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城雄浑凝重,墩台密布,城堡坚固,历史上守将屯兵亦多。俯瞰威鲁堡可见两个错开一点距离的方格子,像一个捻线用的拨吊。堡墙外的一条大河,筑堡避河,是两个方格子稍微错位的原因。那个“拨吊”那就是威鲁堡鲜活的Logo。走进威鲁堡,为其古朴雄美所吸引。村子分为旧堡与新区两部分,进入旧堡之前,高森的堡墙从中间断开,留下两侧刀削般的土崖,如一首古诗中“天门中断”形容的陡峭壁立。该门曾有砖碹门洞,六十年左右被拆。旧堡内房屋低矮,有用纯黑石砌成的围墙,一旧院东侧见一处有些年代的砖砌小龛,内嵌一方小石碑,文字已经无法辨认,那就是有名的节妇碑。明崇祯年,妇女贾氏在丈夫亡故后,净面净身体欲绝食殉夫,七天后节妇也随丈夫西去,成为当时一段佳话。节妇的故事凄美动人,但现在看来应是一件极痛心之事,不过也不影响这个故事几百年来一直在传诵。如今的生活中,人们须忠情,但不可以过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也断不可再循此腐朽之为。

小巷曲折,土路在脚下发出沙沙声响。周围土房多已坍塌,眼前一片颓废。旧堡中心有两棵老榆树,向远来的人们证明着这里的历史远久。旧堡东面有两处古老的民居,猫儿头筒瓦和蓝砖,有脊子有兽头,其中一屋地砖还是清代的正方形大蓝砖,已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柔润,可鉴人影,极具历史沧桑感。两处建筑大约为清末建造,在农村这样的房子已经罕见,十分珍贵,目前已经受到很好的保护。旧堡中时而看到一些陈旧的小房子和非常别致的旧大门,极具历史沧桑感。堡内的墙壁主要使用两种材料,黑石头和规格不一的古老城砖。时有破旧的墩台留存,墩体斑驳嶙峋,偶有一株矮榆树附生于墩台上侧一角,瘦枝凌乱,在微风中萧萧瑟瑟,似乎在向来人讲述着古堡的悠悠岁月。远望周边褐黄色堡墙,高耸低壑,残缺破败中依然不失雄伟,在一片片零散阳光的映衬下,极显苍凉之美,令人心中自生无限慨叹。堡墙之下,时有巨大黑石半掩半露,手摸极是光滑。堡墙旁边时有收集成大堆小堆的灰白色旧城砖,我猜想她们的用途将是修补旧墙吧,但愿是这样吧。

威鲁堡东农田里有一处现代建筑,是农业生产灌溉用的渡槽,槽高达15米,宽度仅1.5米,而长度达800多米,宛若巨龙亘卧,横空出世,堪称雄伟。渡槽是上世纪70年代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始建于1976年,历经60多年风雨依然昂首屹立,傲视四野。威鲁渡槽与古长城并列平行,也与八台子教堂遗址大单巴遥相对望,一古一今,一外一中,一耸立一长卧,一宗教一农业,构成一道别致的风景。更加令人赞叹的是,该建筑只用石子和水泥建成。由于当时材料极度缺乏,并未使用钢筋作构架,却能几十年后不倾斜不坍塌,真是一个奇迹。另外,当时村中并无任何现代工程设备可用,吊装巨梁只能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巨大杠杆,撬、吊、吻合、安装,工程人员之艰辛和遇到的挑战,难以想象。威鲁渡槽建筑质量奇高,半个多世纪后仍然未显颓势,不像后来我们每每看到和听到的豆腐渣工程,经不起时日考验。威鲁堡脚踏实地的村风在此处得到充分体现。另外,施工人员均为土技术人员,他们都是村里有特长的木匠、瓦匠、石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群众的智慧,用土而极实用的办法创造了这奇迹。施工后期由于资金,材料,和一些其他原因,渡槽实际成为半拉子工程,更没有投入使用过。但如此雄伟,如此坚固的渡槽,彰显了威鲁人民不畏困难、勇毅倔强的当代愚工精神。

威鲁堡外便是著名历史遗迹明长城和月华池。而且此段长城绵延壮观,保存较为完整。月华池为一袖珍小城,位于明长城内侧,与长城紧紧相连。月华池以长城为北墙,再筑东南西三面土围墙,城四围周长目测约有260米,此城堡集屯兵、瞭望、报警、抵御多功能于一体。北墙上遗存下一座高约十米的土烽燧,依旧雄伟,令人回想当年的情景。北墙之外便已是内蒙古辖地。南墙中段下留有一门洞,现已极低矮,门洞上方曾经有一巨大横匾阴刻:月华池,现己遗失!城池内轮廓方方正正,墙体洞窟斑驳,一片沧桑。关于月华池,各种版本的传说都有,有说是军堡,有说是军卒欢娱之所,有说是修筑中半途而废。如果真的用于屯兵、边贸的话,千百年之前,这里曾经一定是干戈烽火,茶马贸易繁荣。我想当年墙体下侧,也一定有用于囤粮草和守卒居住的地方吧。不论如何,月华池现已被历史的烟尘湮灭。

威鲁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俗多样而独特,列举一二。正月骑牛,每年除夕后,正月伊始,开始这项活动。挑一头健壮好看的耕牛,刷净皮毛,牛角缠上鲜红绸带,牛尾扎上红布条,牛背上披红毯子。村中善骑的男子打扮利落,骑上牛背,牛后随行数人,沿门逐户道一些吉祥的喜话,主人就赶紧道谢,并以实物相赠。字号作坊日子富裕,赠物较丰厚一些,普通人家则以米面,豆腐,粉坨子之类东西赠出。所集之物,带到庙上,一部分用于敬神,一部分由参与活动的人们分享。过去的年代,食物金贵,办事情需大伙儿共同出力,共同分享,也是极好遗风。不过,村中骑牛这一风俗已经停止好几十年了。蹲剢儿蹲。威鲁村过冬至日,也有不同之处。冬初日,也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要招待女婿,酒足饭饱后还有特别的活动。冬至的炭旺火燃起来,旺气冲天。借着火光,人们边烤火边聊天边玩儿。外来的女婿们肯定成为焦点,尤其是当年的新女婿,会有更多人过来攀谈,然后村中的年轻人开始发无聊戏耍。每四人抓牢一位新女婿的手和脚,一齐用力把两位新女婿荡起来,一位朝左一位朝右,让两女婿的屁股对屁股相撞,叫蹲剢儿。有两个寓意:一是希望新女婿家的光景越蹲走成瓷实。二是暗诫新女婿要善待媳妇儿,尊敬丈人家,安分过日子,否则会受此惩戒。威鲁堡历来是艺术之乡。民国时期就有了本村的戏班子,演古装剧。解放后,旧戏班子解散。上世纪60年代,大队集体组建了道情剧团,大唱现代革命样板戏。十里八乡前来观看,节目质量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如今的威鲁村道情剧团各方面均有大提升,县文广新局在为其向上申报“非遗”。除了剧团,村里还有一支阵容强大的歌舞队,队员人数已超60名,活动形式多样,一年四季丰富活跃着村民们的美好生活。

威鲁村位于边墙之下,历史上民风强悍,有尚武之风。历史上又屡遭战乱,所以考取文职功名者较少,武职人才较多。清代郭翰京,生前为领运千总,因延误运粮日期被斩,后平反,追封其为“怀远将军”。其祖郭聪,父郭绪昌为武德将军,官居五品,他们是古堡的骄傲,他们的伟名千古流传。进入现代后,在村子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下,村中每年都有十名以上考取各类高校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长期在外,在部队、科研、公检法、工商、文教卫生系统以及其它各行各业出色工作,奉献社会,为家乡争光。这两个方格子形状的古堡里头以及古堡的周边,也蕴育了许多关于长城、关于古堡,或血雨腥风或风花雪月或感天动地的故事。比如桃儿塔下的那位普济乡民、怒斥日寇、誓死不屈的慈尼,比如堡子中那方矮矮的节妇碑上镌刻着的那一份千古忠贞。威鲁骄子郭雷,忠义孝道,儒雅谦逊,困苦中勤奋创业,他创建的久冠公司终成大气,疫情之中公司捐资捐物,义薄云天。威鲁堡,这个由两枚方格子拼成的古堡多才俊,爬格子的作家也不少。有耄耋之年笔耕不辍的郭丕先老人和他的女儿郭利,有师德高尚下笔厚重的郭存旺老师,有能写诗文能攻小说,作品多地见报的左钱柱(左世海)。还有《左云土话门外谈》的作者张兵,以及左如金、郭全和、苏永红、陈秀清、李青娥等几位作家。他们的作品特色鲜明,弥漫着烟火气息,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情、家园情。文友调侃,当然也是赞美之辞:威鲁堡关没对齐,两口紧贴不成日,但后来出了村支书古日成,他才情横溢,频出情系家乡故土的美文。世界唯一的村办杂志《月华池》在三年前创刊问世,主编是土生土长的威鲁人陈全旺,人们亲切地称他“小眼儿旺旺”。小眼聚光,小中见大。村刊《月华池》,辑录家乡文化,提高村堡整体品位,功不可没。而威鲁人,在农耕之余还多有文学历史情怀,他们一代代人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倾注心血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提升,令人肃然起敬。据月华池的几位研究者讲,月华池可能得名于“日精月华”一说;按大同市历史学者吴天有先生的话说,勤劳智慧、勇于开拓的威鲁人民,才是这里真正的“日精月华”。

威鲁堡是左云县绘画艺术之乡,书法绘画人才不胜枚举。他们喜欢静处斗室,对着一张案台或一个长方形木架子潜心创作,作品质量高而且均有建树。比如书画家王占邦、王占彪,还有书画家郭永亮、南世忠。威鲁堡中走出去的大学生更多,市县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淳朴务实工作勤奋,服务社会,不负家乡培育之恩。有多少骄子,从摩天岭长城脚下的那个方格子,从那个“拨吊”状的方框子走了出去。他们走出一道道黄土夯成的边墙,走出哺育自己的家乡,走进了县城,走向了都市,去南海三沙,去偏关之地,去全国各地,去异国他乡,为自己争光,为家乡争光。但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家乡威鲁堡那一道道苍老的堡墙,也不会忘记那一方叫做月华的古堡小池和老墙。笔会上,大同市文联副主席、左云籍知名作家侯建臣先生说:威鲁古堡有着神奇的魅力,非常喜欢来这里,每次拜访之后,都会有写一点东西的冲动。因为这里留下了我们的根。

左云县文联主席郑建国先生说:左云县的文学艺术创作现状与前景非常不错,《月华池》刊物对于我们的文学创作事业更是推波助澜。大同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袁建琴女士说:威鲁堡凝聚了古长城的魂,我们爱长城,义不容辞地保护长城,保护古堡。左云籍著名历史学者、旅行家、作家、左云县长城学会主席刘志尧先生说:左云是人口小县,作家大县。威鲁更是左云县文化艺术之乡,威鲁村有多位知名画家,还有山西省作协会员4人,令人惊叹。小小左云县作家众多肯定是有来由的,因为左云县有三种刊物:《左云文艺》《左云文史》《月华池》,它们是培养本土作家的摇篮。有幸参加《月华池》20121年笔会,做小记赞威鲁村,赞《月华池》,更由衷钦佩并赞美一代代勤劳卓绝的紫塞古堡人民。2021.5.10

嘴巴苦,饭后吞个它!物 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失眠严重?湿气大?贴个它,睡得香!一招拯救便秘,宿便毒素全排除!点击此处 解决口臭作者:郭宏旺山西省左云县中学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左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员左云县长城学会会员出版个人散文集《梦回十里河》民俗饮食散文集《左云味道》付梓

(0)

相关推荐

  • 左云胡麻

    左云胡麻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的特产.左云县的胡麻以其产量大,质量好,出油率高而闻名全省. 左云胡麻的图片 在大同的西北地区盛产胡麻,如今新荣区和左云县胡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和3.8万亩.左云县的胡 ...

  • 烽火连天的左云边城,在劫难逃的八台子教堂

    一,曾经风云变幻.战乱频繁.烽火连天的左云城 左云历史悠久,是名符其实的"长城故乡",春秋时为北狄白羊族牧地,战国时是赵国的武州塞地,曾经风云变幻.战乱频繁.烽火连天.扑面而来的古 ...

  • 郭宏旺:再 由 月 华 池 说 开 去

    :经常睡不好觉 御恒堂二十七味舒眠贴解你烦恼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侵删) 再由月华池说开去 郭宏旺 2020年冬,明长城左云县宁鲁堡-八台子段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文化和旅 ...

  • 郭宏旺:立 夏 起 尘

    立夏起尘 郭宏旺 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好家伙,应验得很呐! 上面是家乡的一句农谚,是说:立夏这一天如果不刮风,不起沙尘,入夏后大风的日子便会极少.反之,就完蛋了,随后的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都会大风 ...

  • 郭宏旺:春日里种下几棵辣椒

    春日里种下几棵辣椒郭宏旺肯定不能说自己不爱吃辣椒,那是假话.也不能说自己离不开辣椒,没那么严重,但可以说自己是喜欢辣椒的.今春,不知怎么突发奇想,买了种子,腾出几个花盆,在阳台种下几枚辣椒籽,眼下也有 ...

  • 郭宏旺:吃个罐头病没了

    吃个罐头病没了郭宏旺"妈,嗓子疼得厉害,好几天了,饭也咽不下去.""疼得不行,妈给我孩儿买个罐头嘁."儿时,有多少孩子与父母亲有过这样的对话.给生病的孩子买个罐 ...

  • 看见高考不怕不怕了(文/郭宏旺)

    看见高考不怕不怕了郭宏旺高考是只虎和它赌一赌一只拦路虎咱能吼得住多方稳发挥它变纸老虎今年考生少又填升级校人少地就宽压力缓解了正常答考卷圆梦在今朝 甭埋怨高考目前算最好拼爹靠不上拼钱没指望多少平民孩鱼跃 ...

  • 郭宏旺:割 点 排 骨

    割点排骨郭宏旺居塞北寒凉地,家乡白羊城人主食种类繁多,而肉类以猪羊为主,食鱼类.牛肉甚少,除非逢节日.去买肉,不说买肉,叫割肉.想买排骨也不说买排骨,叫割点排骨.持续约三年多吧,二师兄身价暴涨极少降, ...

  • 郭宏旺:灶火燃起的地方

    灶火燃起的地方 郭宏旺 灶火燃起的时候,才有了炊烟升起,我说,灶火应该是炊烟的母亲. 灶火燃烧的时候,炊烟或如柱,如云,如巨蘑,升腾,抑或如棉如缕,款款袅袅,飘散.炊烟里弥漫着乡愁乡恋乡思,哀婉潮湿而 ...

  • 郭宏旺:由火山想人生

    由火山想人生郭宏旺想说说火山,其实也没有见过那种溶岩滚烫的火山,见过的都是那些安静了千万年的死火山.观看火山,比较近的地方我去过大同云州的火山公园.一片本来连丘陵都叫不上的地带也只能叫做丘陵,因为那一 ...

  • 郭宏旺:初识那位文联主席

    初识那位文联主席 郭宏旺 是的,这位主席,是左云文联的现任主席. 我与县文联几任主席私交都十分好,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比如刘志尧主席,侯建忠主席,还有今天说的这位主席. 这位主席,中等身材,细马溜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