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学家崔骃
相关推荐
-
班固,一个最懂历史的人却被历史的黑洞吞噬,正验证黑格尔的名言
大漠从征以后,班固成为窦宪幕府人物.此时的窦宪, 因为平匈奴有功, 威名大盛,心腹众多, 刺史.守令的任免由他一句话决定,朝臣震慑, 望风希旨.尚书仆射郑寿. 乐恢由于招致他 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汉和帝
汉和帝即位时,只有十岁.由窦太后摄政,窦宪等窦家兄弟都当了大官. 都乡侯刘畅来祭拜汉章帝,窦太后多次召见他.窦宪怕刘畅因此得势,派人将刘畅刺死.何敞不畏权势,查明了案情.窦太后知道情况后大怒,将窦宪关 ...
-
《龙文鞭影》卷四 九 青 景焕垂戒 班固勒铭
<龙文鞭影>卷四 九 青 景焕垂戒 班固勒铭 景焕垂戒 班固勒铭 [拼音]:Jǐng Huàn chuí jiè Bān Gù lè míng [人物故事]: 四川成都人,宋景焕,仕途 ...
-
《东汉趣事》之九:和帝用计除窦氏
随后两年,窦宪又派耿夔kuí,任尚等率军出塞,攻击北匈奴,斩获数千人,单于逃得不知去向. 窦宪既立大功,威盖朝野.他以耿夔kuí.任尚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作文章:刺史.太守.县令大多出 ...
-
程张 ‖ 儒家文林——衡水安平崔骃世家
东汉时全国闻名的崔氏家族,是中国古代一个典型的文化世家.崔氏家族人才辈出,尤以崔骃最为著名. 崔骃的高祖父叫崔朝,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在汉昭帝时,任幽州从事,曾经劝谏当时的幽州刺史不要与燕刺 ...
-
057卷52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后汉书>卷52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崔骃(音因,一种浅黑带白色的马)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高祖父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刺史无与燕剌王通.及剌王败,擢为侍御史.燕剌王旦,武帝子,坐与上官桀 ...
-
崔骃《官箴》《铭》
4月21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钞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寮之率.师锡有帝,命虞作尉.爰叶台极,爰平国域.制军诘禁,王旅惟式.九州用绥,群公咸治.干戈载戢,宿缠其纪.上之云据,下之云戴.苟非 ...
-
崔骃《达旨》
达旨 崔骃 [注]:达旨:表达主旨.拟扬雄<解嘲>,班固同时作<答宾戏>,同类之文. 往者扬雄设言,客有难玄之尚白,应以战国之士,若范.蔡.邹衍,乘衅相倾,诳曜诸侯,以干浊世之 ...
-
崔骃传(公元92年)
十二 东汉-13.4.4.6 崔骃传(公元92年) 崔骃字亭伯,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安平人(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县).高祖父崔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来往(燕剌王旦(刘 ...
-
幽通赋[东汉文学家班固创作的一篇赋]
译文 我本是高阳氏颛项的远代子孙,由于中世时期显赫的神灵--虎以乳哺育了先祖子文,所以我们就以班为姓氏.班氏先祖若蝉之蜕,自楚迁北,在北方之野称雄而英名远播.至汉明帝时期,仿佛鸿雁从水中到陆上,班氏先 ...
-
东汉文学家蔡文姬名言佳句
[蔡文姬简介]: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 ...
-
汉朝历史人物——蔡邕(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yōng)(133-192)字伯喈,尉氏蔡庄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少博学,师事于太傅胡广.蔡邕年轻时以读经为主兼授徒.写作.为了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曾辞过陈留郡的辟请.还拒绝了朝庭的徵 ...
-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一首极美的古代七言诗《四愁诗》,鲁迅非常喜爱,还模仿它作过一首打油诗!
<四愁诗>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诗作.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安帝时拜郎中,迁太史令.汉顺帝再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出任河间相,有政声.征还,拜尚 ...